网站地图
建材论坛
收藏本站
会员助手

中国古籍大全 | 经文库 | 史记库 | 子集库 | 文学集 | 全唐诗 | 专题库 |

您的位置首页-> 中国古籍大全-> 中国古籍 .................中国绿色家居会员标志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子库·儒家
朱子语类
 作者:朱熹
字体大小:
  本书是南宋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对答的集录。全书共一百四十卷,由南宋末期的黎靖德编成,书的全名是朱子语类大全。朱子殁后,黎靖德收集其门人分记的语录(朱子所讲的话),将之编辑起来,并按其内容分类为二十六个项目。语类的内容生动,极具魁力。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当然,朱子所说的话,常因时间或对象的不同,及抄录者理解力的不同,而有不少互相矛盾的地方。但是,想要深入了解朱子学派的思想,探寻其问题的本意,朱子语类乃是最宝贵的资料。

  朱熹,字元晦(1130-1200),宋代著名理学家。“朱子”,是其门人后学对他的尊称。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儒学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福建武夷精舍、湖南岳麓书院、福建沧州精舍等地聚徒讲学,从学者最多时达到数百人。朱熹授徒,循孔子“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之法,鼓励弟子提问。而在师徒一问一答之间,尽得儒学性命道德之精微、天人事物之蕴奥,较之朱氏之经传,语更详明简要。朱门弟子,记录其师谈经、论事、明理之言,遂成“语录”。嘉定乙亥李道传辑廖德明等三十二人所记,为四十三卷,又续增张洽录一卷,刻于池州,曰“池录”。嘉兴戊戌,道传之弟性传续搜黄榦等四十二人所记,为四十六卷,刊于饶州,曰“饶录”。淳祐己酉,蔡抗又以杨方等三十二人所记,为二十六卷,亦刊于饶州,曰“饶后录”。咸淳乙丑,吴坚采三录所馀者二十九家,又增入不刊四家,为二十卷,刊于建安,曰“建录”。其分类编辑者,有嘉定己卯年间黄士毅所编一百四十卷,刊于眉州,曰“蜀本”。又有淳祐壬子年间王佖续编四十卷,刊于徽州,曰“徽本”。各本互有出入,又因翻刻不一,错讹间出。咸淳庚午年(1270),导江黎靖德集诸本之大成,删除重复一千一百五十馀条,分为二十六门,遂成定编,刊刻传世。

  朱熹为有宋一代大儒,其哲学思想在宋代迄清末的七百多年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朱子语类》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直接阐述其哲学观点的,因而对研究朱熹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朱熹本人对编辑程颐语录有如下观点:“伊川在,何必观;伊川亡,则不可不观矣。”朱熹语录的价值,亦可作如是观。

  今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施以标点,简体横排出版,以供文史哲研究、爱好者及语言研究者之需。全书为问答体,凡问答之语,一律省去引号,以免重复使用引号。问语和答语之间空一格,以示区别。问语或答语中引用他人之语或引文,加双引号;他人之语或引文中又引他人之语或他书者,则加单引号。
 目录:
·目錄 ·朱子語類卷第一
·朱子語類卷第二 ·朱子語類卷第三
·朱子語類卷第四 性理一 ·朱子語類卷第五 性理二
·朱子語類卷第六 性理三 ·朱子語類卷第七 學一
·朱子語類卷第八 學二 ·朱子語類卷第九 學三
·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四 ·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
·朱子語類卷第十二 學六 ·朱子語類卷第十三 學七
·朱子語類卷第十四 大學一 ·朱子語類卷第十五 大學二
·朱子語類卷第十六 大學三 ·朱子語類卷第十七 大學四或問上
·朱子語類卷第十八 大學五或問下 ·朱子語類卷第十九 論語一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 論語二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一 論語三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 論語四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三 論語五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四 論語六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五 論語七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六 論語八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七 論語九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八 論語十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九 論語十一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 論語十二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一 論語十三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二 論語十四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三 論語十五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四 論語十六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五 論語十七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六 論語十八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七 論語十九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八 論語二十 ·朱子語類卷第三十九 論語二十一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 論語二十二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一 論語二十三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二 論語二十四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三 論語二十五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四 論語二十六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六 論語二十八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七 論語二十九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八 論語三十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九 論語三十一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 論語三十二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一 孟子一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二 孟子二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三 孟子三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四 孟子四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五 孟子五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六 孟子六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七 孟子七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八 孟子八 ·朱子語類卷第五十九 孟子九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 孟子十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一 孟子十一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二 中庸一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三 中庸二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四 中庸三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五 易一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六 易二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七 易三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八 易四 ·朱子語類卷第六十九 易五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 易六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一 易七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二 易八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三 易九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四 易十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五 易十一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六 易十二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七 易十三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八 尚書一 ·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九 尚書二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 詩一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一 詩二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二 孝經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三 春秋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四 禮一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五 禮二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六 禮三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七 禮四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八 禮五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九 禮六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 禮七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一 禮八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二 樂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三 孔孟周程張子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四 周子之書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五 程子之書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六 程子之書 二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七 程子之書 三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八 張子之書 ·朱子語類卷第九十九 張子之書 二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 邵子之書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 程子門人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 楊氏門人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 羅氏門人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四 朱子一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五 朱子二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六 朱子三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七 朱子四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八 朱子五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九 朱子六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 朱子七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四 朱子十一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朱子十六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二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三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四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五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六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七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 本朝四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四 歷代一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七 戰國 漢唐諸子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八 雜類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九 論文上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四十 論文下
,


关于我们·合作伙伴·资源中心·友情链接·刊登广告·网站动态·常见问题·十环标志·站点地图·会员助手·酷站登陆
十环网声明:中国古籍大全栏目纯属个人爱好,资料来自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未标注来源和作者,请作者同我们联系我们将按作者的要求删除或者标注.


www.10huan.com www.10huan.com www.65jc.com www.65jc.com

客户服务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