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招标 | 采购 | 新闻 | 价格 | 产品 | 名录 | 黄页 | 知识 | 标准 | 报告 | 知识 | 古籍 | 图库 | 视频 | 排行榜 | 展会 | 资料 | 工具 | 十环 | 绿色建材 | 投稿

知识 标准 价格 招标 资讯 社区 图库 黄页 供求 产品 古籍 报告 证书

中国古籍大全 | 经文库 | 史记库 | 子集库 | 文学集 | 全唐诗 | 专题库 |

您的位置首页-> 中国古籍大全-> 中国古籍 .................绿色环保联盟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返回上页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纪昀等
字体大小:
○类书类一
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
《皇览》始於魏文,晋荀勖中经部分隶何门,今无所考。《隋志》载入《子部》,
当有所受之。历代相承,莫之或易。明胡应麟作《笔丛》,始议改入集部,然无
所取义,徒事纷更,则不如仍旧贯矣。此体一兴,而操觚者易於检寻,注书者利
於剽窃,转辗稗贩,实学颇荒。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遗文旧事,往往托以得
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诸编,残玑断璧,至捃拾不穷,
要不可谓之无补也。其专考一事如《同姓名录》之类者,别无可附,旧皆入之类
书,今亦仍其例。
△《古今同姓名录》·二卷(永乐大典本)
梁孝元皇帝撰。是书见於《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者皆作一卷。唐
陆善经续而广之,故《读书志》、《书录解题》皆作三卷,其本皆不传。此本为
《永乐大典》所载,又元人叶森所增补者也。虽辗转附益,已非其旧,然幸其体
例分明,不相淆杂。凡善经及森所缀入者,皆一一标注,尚可考见元帝之原本。
则类事之书,莫古於是编矣。《史记·淮阴侯列传赞》称两韩信,此辨同姓名之
始。然刘知几《史通》犹讥司马迁全然不别,班固曾无更张。至迁不知有两子我,
故以宰予为预田恒之乱。不知有两公孙龙,故以坚白同异之论傅合於孔门之弟子,
其人相混,其事俱淆,更至於语皆失实。则辨析异同,殊别时代,亦未常非读书
之要务,非但缀琐闻,供谈资也。明万历中,余寅别撰《同姓名录》十二卷,周
应宾又补一卷,国朝王廷灿又补八卷,所录比此本加详。然发凡起例,终以此本
为椎轮之始焉。
△《编珠》·二卷、《补遗》·二卷、《续编珠》·二卷(内府藏本)
《编珠》二卷,旧本题隋杜公瞻撰。《补遗》二卷,《续编珠》二卷,则国
朝康熙戊寅詹事府詹事钱塘高士奇所辑也。案《编珠》,《隋志》不载,《唐志》
但有杜公瞻《荆楚岁时纪》一卷,而无此书。《宋志》始著於录。然世无传本,
始出於士奇家。其序称於内库废纸中得之。原目凡四卷,佚其半。遍觅不可得,
辄因原目补为四卷。又广其类之未具者为二卷。首载大业七年公瞻自序,称奉敕
撰进,其结衔题著作佐郎兼散骑侍郎。又有徐乾学序,称杜公瞻无所表著,《谈
薮》载隋京兆杜公瞻尝邀杨玠过宅,酒酣嘲谑者,即此公瞻无疑。今观其书,隶
事为对,略如徐坚《初学记》之体,但前无序事,后无诗文。原目分天地、山川、
居处、仪卫、音乐、器玩、珍宝、绘采、酒膳、黍稷、菜蔬、果实、车马、舟楫,
所存者音乐以上五门而已。顾炀帝讳广,故广川改长河,《广雅》改《博雅》。
而此书桂林水条下引《广州山川记》,治鸡水条下引《广州记》,柏心桂条下引
伏滔《北征记》称广陵县,城南门三条路条下引班固《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
隋高祖之父讳忠,故《隋书》忠节改诚节。而此书斩马剑条下引《汉书》王莽斩
董忠事,此犹可曰临文不讳,未必尽拘。又菖蒲海一条本与茱萸江为对,菖字从
草无疑矣。而条下所注乃引《汉书·西域传》于阗河与葱岭合,东流注菖蒲海。
今检《汉书》乃蒲昌,非菖蒲也。唐以前书不应荒谬至此。此尚可曰一时失记。
至於音乐门南城鼓一条引《乐府解题》曰,鼓吹曲有巫山高战城南。则非惟文理
未安,且《乐府解题》一书古不著录,始见於《崇文总目》,云不知撰人名氏,
列於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之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铙歌上之回篇引之,直
题曰吴兢,虽未必确,然其书晚出,必非六朝旧籍无疑也。公瞻安得而见之。或
明人所依托,士奇偶未审欤?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张萱《内阁书目》俱不著
录。《永乐大典》於前代类书如《四六丛珠》、《截江网》之类无不具采,亦不
登其一字。知其出明中叶以后矣。以其采撷词华,颇为鲜艳,士奇所续,亦皆取
唐以前事,较他类书为近古,故疑以传疑,姑存以备参考焉。
△《艺文类聚》·一百卷(内府藏本)
唐欧阳询撰。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仕隋为太常博士。入唐官至太子率更
令,宏文馆学士。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据其自序,盖亦奉诏所作。《唐书
·艺文志》注令狐德棻、袁朗、赵宏智同修。《唐书》询本传又称,武德七年,
诏与裴矩、陈叔达同修。殆以询董其成,故相传但署询名欤?叶大庆《考古质疑
论》其正月十五日有苏味道夜游诗,洛水门有李峤游洛诗,寒食门有沈佺期、宋
之问诗,四子皆后人,欧阳安得预编之?则传写又有所窜乱,非尽询等之旧也。
序称《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
寻检难一。是书比类相从,事居於前,文列於后,俾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
於诸类书中,体例最善。凡为类四十有八,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
如山水部五岳存三,四渎阙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惟载高齐。储宫部公
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别出刀,匕首等为军器
一门。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针宜入器物,钱宜入宝玉,而
列之产业。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疾病宜入
人部,而列之方术。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异。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
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鹤之外别出黄鹤,马
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皆不免丛脞少绪。唐觐《延州笔记》尝摘其所载
徐陵《玉台新咏序》,谓以诔德为累德,传讹自此书始。考刘熙《释名》,诔者
累也,累其德行而述之也。则询书不误,误乃在觐。至王楙《野客丛书》摘其以
《汉书》长陵一抔土事误抔为杯,收入杯门。又摘其蒲柳门中收赵高束蒲为脯事,
云出《史记》,《史记》无此文。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亦摘其引梁君射白雁
事,云出《庄子》,《庄子》无其语。则皆中其失。然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
九不存。得此一书,尚略资考证。宋周必大校《文苑英华》,多引是集,而近代
冯惟讷《诗纪》,梅鼎祚《文纪》、张溥《百三家集》从此采出者尤多。亦所谓
残膏賸馥,沾溉百代者矣。
△《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内府藏本)
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馀姚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宏文馆学士。谥文
懿。事迹具《唐书·本传》。北堂者,秘书省之后堂。此书盖世南在隋为秘书郎
时所作。刘禹锡《嘉话录》曰,虞公之为秘书,於《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
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北堂犹存,而书钞盛行於世云云。是其事也。分八
十卷,八百一类。《唐志》作一百七十三卷,晁公武《读书志》因之。《中兴书
目》作一百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因之。今本卷帙与《中兴书目》同。其地
部至泥沙石而毕,度非完帙,岂原书在宋已有亡佚耶?王应麟《玉海》云,二馆
旧阙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诏褒美。盖已甚珍其书矣。此
本为明万历间常熟陈禹谟所校刻,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世行《北堂书钞》,
搀乱增改,无从订正。向闻嘉禾收藏家有原本,寻访十馀年而始得。繙阅之,
令人心目朗然。朱彝尊《曝书亭集》亦称,曾见《大唐类要》百六十卷,反覆观
之,即虞氏《北堂书钞》。今世所行者出陈禹谟删补。至以贞观后事及五代十五
国之书杂入其中。尽失其旧,《类要》大略出於原书,世未易得云云。盖明人好
增删古书,逞臆私改,其庸妄无识,诚有如钱、朱二氏所讥。然今嘉禾旧本及
《大唐类要》均已不可得见,独禹谟此本犹存。其增加各条,幸皆注明补字,犹
有踪迹可寻。存什一於千百,亦未始非唐人旧籍所藉以留贻者也。惟其所改所删,
删遂竟不可考,是则刊刻之功不赎其窜乱之过矣。
△《龙筋凤髓判》·四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唐张鷟撰。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梁人。调露初登进士第。授襄阳
尉,累官四门员外郎,终於龚州长史。事迹具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唐书》
附其孙张荐传中。称其儿时梦紫文大鸟止其庭。大父曰:吾闻紫文,鸑鷟也。若
壮,当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员半千称其文词犹青铜钱,万简万中,时号
青钱学士。日本新罗使至,必出金帛购其文。然所著作不概见,存於今者惟《朝
野佥载》及此书。《佥载》已窜乱失真,惟此书尚为原帙。其文胪比官曹,条分
件系,组织颇工。盖唐制以身、言、书、判铨试选人,今见於《文苑英华》者颇
多,大抵不著名氏。惟白居易编入文集,与鷟此编之自为一书者,最传於世。居
易判主流利,此则缛丽,各一时之文体耳。洪迈《容斋随笔》尝讥其堆垛故事,
不切於蔽罪议法。然鷟作是编,取傋程试之用,则本为隶事而作,不为定律而
作,自以徵引赅洽为主。言各有当,固不得指为鷟病也。原本附有注文,为明刘
允鹏所辑。采撮颇详,而稍伤冗漫。以别无他注,姑仍其旧录之。允鹏本名继先,
字敬虚,武定人。嘉靖辛卯举人。尝著有《续事类赋》,今未见传本。惟此注附
鷟之书,尚存於世云。
△《初学记》·三十卷(内府刊本)
唐徐坚等奉敕撰。案《唐书·艺文志》载《玄宗事类》一百三十卷,又《初
学记》三十卷。注曰张说《类集要事》,以教诸王,徐坚、韦述、余钦、施敬本、
张烜、李锐、孙季良等分撰。似乎二书皆说总其事,而坚等分修。晁公武《读书
志》则曰《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撰。初,张说《类集事要》,以教诸王,
开元中诏坚与韦述等分门撰次。又似乎《事类》为说撰,而坚等又奉诏择其精粹
编为此书。考《南部新书》载开元十三年五月,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
以类相从,上制曰《初学记》。则晁氏所言,当得其实。《唐志》所注,叙述未
明,偶合两书为一耳。其书分二十三部,三百一十三子目,大致与诸类书相同。
惟地部五岳之外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
别出二条,则唐代两都之故也。其例前为叙事,次为事对,末为诗文。其叙事虽
杂取群书,而次第若相连属,与他类书独殊。其诗文兼录初唐,於诸臣附前代后,
於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咏》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
有体例。其所采摭,皆隋以前古书,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在唐人类书中,博
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
《春明退朝录》及《温公诗话》并称中山刘子仪爱其书,曰非止初学,可为终身
记。李匡乂《资暇集》则曰:《初学记》月门以吴牛对魏鹊。魏鹊者引曹公歌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为据,斯甚疏阔。汉武《秋风辞》云,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今月门既云魏鹊,则风事亦可用汉雁矣。若是采掇文字,何所不可。东海徐公硕
儒也,何乖之甚云云。说颇是。后李商隐诗因鲍照《代白头吟》有清如玉壶冰句,
遂以鲍壶对王佩,实沿坚之失。然不以一眚掩其全书也。
△《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
唐林宝撰。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序称元和壬辰岁,盖宪宗七
年也。宝,《唐书》无传,其名见於《艺文志》。诸家书目所载并同。惟《唐会
要》称王涯撰,盖以涯曾作序而讹。郑樵《通志》又称李林宝撰,则因李吉甫命
宝作是书,当日二名连书,传写脱去吉甫字,遂并为一人。观樵《姓氏略》中讥
宝作《姓纂》,而不知林姓所自出,则《艺文略》中本作林宝可知也。焦竑《国
史经籍志》亦因之作李林宝,误之甚矣。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於《世本》、
《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
《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於今者,赖其徵引,亦皆班班
可见。郑樵氏作《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但宝以二十旬而成书,
援引间有讹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观
《白居易集》自叙家世,以白乙丙为祖,而云出自白公胜。颠倒时代,悖谬显然,
其他可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然於唐人世
系则详且核矣。书至宋,已颇散佚。故黄伯思《东观馀论》称得富弼家本,已阙
数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绝无善本,仅存七八。此本在《永乐大典》中,
皆割裂其文,分载於太祖《御制千家姓》下,又非其旧第。幸原序犹存,可以考
见其体例。今仍依《唐韵》,以四声二百六部次其后先,又以宋邓名世《古今姓
氏辨证》所引各条补其阙佚。仍厘为一十八卷。其字句之讹谬,则参校诸书,详
加订正,各附案语於下方。至原序称皇族之外各以四声类集,则李姓必居首卷。
今独无一字之存,殆修《永乐大典》时已佚其第一册欤?然残编断简,究为文献
之所徵也。
△《白孔六帖》·一百卷(内府藏本)
案《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后六帖》三十卷,宋知
抚州孔传撰。合两书计之,总为六十卷。此本编两书为一书,不知何人之所合。
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六帖新书》出
於东鲁兵燹之馀,南北隔绝,其本不传於江左,使学者弗获增益闻见。则南渡之
初尚无传本。王应麟《玉海》始称孔传亦有《六帖》,今合为一书。则并於南宋
之末矣。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载白氏《六帖》有元祐五年博平王安世序,此
本佚之。卷首所冠韩驹序,则专为孔传续书作也。杨亿《谈苑》曰:白居易作
《六帖》,以陶家瓶数十,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
瓶中,倒取抄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唐志》称其书为《白氏经史事
类六帖》,盖其别名。程大昌《演繁露》称唐开元中举行科试之法,帖经者以所
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可否不一,或
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多者名其书也。然此书杂采
成语故实,备词藻之用,与进士帖经绝不相涉,莫详其取义之所在。大昌所说,
殆亦以意附会欤?其体例与《北堂书钞》同,而割裂饾飣,又出其下。《资暇集》
摘其误引朱博乌集事。《南部新书》摘其误引陶潜五柳事,《东皋杂录》摘其误
引鸟鸣嘤嘤事,《学林就正》摘其误引毛宝放龟事。然所徵引,究皆唐以前书。
坠简遗文,往往而在,要未为无裨考证也。《容斋随笔》又称俗传浅妄书如
《云仙散录》之类,皆绝可笑。孔传《续六帖》悉载其中事,自秽其书。然《复
斋漫录》(案:《复斋漫录》今已佚,此条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称
东鲁孔传字圣传,先圣之裔,而中丞道辅之孙也。为人博学多闻。取唐以来至於
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汇聚有益於
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韩子苍为篇引,以为孔侯之书,
如富家之储材,榱栋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其用岂小云云。
则宋人亦颇重其书矣。《玉海》引《中兴书目》称居易采经传百家之语,摘其英
华,以类分门,悉注所出卷帙名氏於其下。晁公武《读书志》则称居易原本,不
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於世。其说不同。然公武述其家事,当必不
误。且《玉海》又引《中兴书目》,称白居易以天地事分门类为声偶,而不载所
出。其说亦自相矛盾。盖当代所行,原有已注出处之本,又有未注出处之本,应
麟各随所见书之耳。此本注颇简略,亦不题注者姓中,其即晁公所注与否不可复
考。今亦仍原本录之,不更增题名氏焉。居易始末,具《唐书》本传。传有《东
家杂记》,已著录。
△《小名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唐陆龟蒙撰。龟蒙有《耒耜经》,已著录。是书所载皆古人小名,始於秦,
终於南北朝。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作三卷,此本仅二卷。希弁称其神仙玉女
之名,妇人臧获之字,亦无弃焉。此本亦但有妇人臧获之字,而无神仙玉女之名。
又称其自秦至隋,而此本无隋人。殆非完书矣。所记颇为丛脞,如秦二世名胡亥,
汉光武帝名秀之类,皆非小名。王戎称阿戎,王僧谦称阿谦,不过如吕蒙之称阿
蒙,崔鸿之称阿鸿,王平子之称阿平,米元章之称阿章,皆即其名字以示亲昵,
均不当在小名之列。至於匡衡小名为鼎,出自《西京杂记》,颜师古注《汉书》
已深驳之。龟蒙仍祖其说,殊为不考。又此书本旨为记小名,因小名而引及事实,
已为支蔓,如谢朗、王恭、王修之类。至於叠出不已,於体例亦颇有乖。王楙
《野客丛书》称《唐·艺文志》、《崇文总目》皆有陆龟蒙《小名录》五卷,恨
不得见之。楙博极群书,而其言如此。或原本散佚,后人以意补缀,托之龟蒙欤。
然唐人著述,传世日稀,龟蒙此编,虽未能信其必真,亦无以断其必伪,相承已
久,备古书之一种可矣。
△《蒙求集注》·二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
晋李瀚撰。瀚始末未详。考李匡乂《资暇集》,称宗人瀚作《蒙求》,则亦
李勉之族。又《五代史·桑维翰传》称,初,李瀚为翰林学士,好饮而多酒过,
晋高祖以为浮薄,当即其人也。其注不著撰人名氏。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曰:
《补注蒙求》八卷,徐子光撰。以李瀚《蒙求》句为之注,本句之外,兼及他人
事。所言与此书相合,惟八卷之数与此本二卷不同。然此本卷帙颇重,盖后人以
八卷合并也。其书以《蒙求》原文冠於卷首,后以每二句为一节,各为之注。注
虽稍嫌冗漫,而颇为精核。如吕望非熊句,以《六韬》原文无非熊字,则引崔骃
《达旨注》始用非熊以明之,周嵩狼抗句,以《晋书》嵩传作抗直,则引《世说
新语》本作狼抗以明之。贾谊忌鵩句,以《鵩赋》无忌字,则引孔臧《鸮赋》贾
生有识之士忌前鵩焉以明之。燕昭筑台句,以《史记》乃筑宫非筑台,则引孔融
《与曹操书》、鲍照《乐府》皆称筑台以明之。胡昭投簪句,以本传无投簪字,
则引挚虞所作《昭赞》以明之。如斯之类,皆为不苟。凡其事未详,而旧注所说
莫知何据者。如赵孟疵面、子建八斗、苏章负笈、申屠断鞅、龙逢版出、何谦焚
词之类,皆疑以传疑,亦不失详慎。其中偶尔失检者,朱翌《猗觉寮杂记》尝摘
其毛宝、韩寿二事。今考纪瞻出妓句,事见《世说新语》,旧注所引不误,而云
今本不载。江革忠孝句,事见《南史》,乃以为后汉之江革,改忠孝为巨孝。颜
叔秉烛句,云事出毛公《诗传》,今诗传实无此文。皆不免小舛。又如刘惔倾
酿句,乃误读《世说》以倾家之倾为倾酒之倾,亦失於纠正。然大致淹通,实初
学之津筏也。
△《事类赋》·三十卷(内府藏本)
宋吴淑撰,并自注。淑字正仪,丹阳人。仕南唐为内史。归宋荐试学士院,
授大理评事。后官至起居舍人,职方员外郎。事迹具《宋史·文苑传》。是编乃
所作类事之书。卷首结衔称博士,盖其进书时官也。前有淑进书状,称先进所著,
一字题赋百首。退惟芜累,方积兢忧。遽奉训词,俾加注释。又称前所进二十卷,
加以注解,卷帙差大。今广为三十卷,目之曰《事类赋》云云。是淑初进此赋二
十卷,尚无书名。及奉敕自注,乃增益卷数,定著今称也。凡天部三卷,岁时部
二卷,地部三卷,宝货部二卷,乐部一卷,服用部三卷,什物部二卷,饮食部一
卷,禽部二卷,兽部四卷,草木部、果部、鳞介部各二卷,虫部一卷。分子目一
百,与进状数合。类书始於《皇览》。六朝以前旧笈,据《隋书·经籍志》所载,
有朱澹《远语对》十卷,又有《对要》三卷,《群书事对》三卷,是为偶句隶事
之始。然今尽不传,不能知其体例。高士奇所刻《编珠》,称隋杜公瞻撰者,伪
书也。今所见者,唐以来诸本骈青妃白,排比对偶者,自徐坚《初学记》始。镕
铸故实,谐以声律者,自李峤单题诗始。其联而为赋者,则自淑始。峤诗一卷今
尚存,然已佚其注。如桂诗中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之类,古书散亡,今皆不知
为何语,故世不行用。淑本徐铉之婿,学有渊源,又预修《太平御览》、《文苑
英华》两大书,见闻尤博。故赋既工雅,又注与赋出自一手,事无舛误,故传诵
至今。观其进书状称凡识纬之书及谢承《后汉书》,张璠《汉记》、《续汉书》、
《帝系谱》,徐整《长历》、《元中记》、《物理论》,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
家相承为用,不忍弃去,亦复存之云云。则自此逸书数种外,皆采自本书,非辗
转挦撦者比。其精审益为可贵,不得以习见忽之矣。
△《太平御览》·一千卷(侍讲张焘家藏本)
宋李昉等奉敕撰。以太平兴国二年受诏,至八年书成,初名《太平编类》,
后改为《太平御览》。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谓书成之后,太宗日览三卷,一岁
而读周,故赐是名也。凡分五十五门,徵引至为浩博,故洪迈《容斋随笔》称太
平兴国中编次《御览》引用书一千六百九十种。其纲目并载於首卷,(案:此则
今本前列旧目,乃宋时官本之旧。)而杂书古诗赋又不能具录。以今考之,不传
者十之七八。胡应麟《经籍会通》则以为是编所引,大抵采自类书,非其书宋初
尚存。力驳迈说之误,所言良是。然考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或言国初古书多
未亡,以《御览》所引用书名故也。其实不然,特因诸家类书之旧耳。以三朝国
史考之,馆阁及禁中书总三万六千馀卷,而《御览》所引书多不著录,盖可见矣。
是迈所云云,振孙已先驳之矣,应麟特剿袭其说耳。应麟又曰:《御览》向行抄
本,十年来始有刻,而讹谬特甚。非老师宿儒,即一篇半简莫能句读。至姓名颠
舛,世代鲁鱼,初学之士读之或取为诗文用,误人不鲜。案此本前有万历元年黄
正色序曰:太平兴国迄今几六百载,宋世刻本俱已湮灭。近世云间朱氏仅存者,
亦残阙过半。海内钞本虽多,辗转传写,讹舛益甚。吾锡士大夫有好文者,因闽
省梓人,用活字校刊,始事於隆庆二年。至五年,才印其十之一二,闽人散去。
於是浙人倪炳伯文谋於郡邑二三大夫,协力鸠工,鋟诸梨枣。孙国子虞允一元力
任校雠,忽於隆庆六年捐馆,弗克终事。今复苦於舛讹,薛宪副应登有校得善本,
藏诸家塾。其仲子名逢者,俾倪氏缮写付梓云云。所言刊本讹谬之故,大概与应
麟合。然此书行世,实有二本。一为活字印本,其版心称共印五百部,则正色所
云印十之一二散去者,其说不确。一即倪氏此本,二本同出一稿,脱误相类,而
校手各别,字句亦小有异同。今以二本参校,并证以他书,正其所可知,而仍其
所不可知。古书义奥,文句与后世多殊,阙疑犹愈於妄改也。宋初去古未远,即
所采类书,亦皆具有渊源,与后来饾飣者迥别,故虽蠹蚀断烂之馀,尚可据为出
典。世所传宋以前书,可考见古籍佚文者,仅六七种,曰裴松之《三国志注》,
曰郦道元《水经注》,曰刘孝标《世说新语注》,曰李善《文选注》,曰欧阳询
《艺文类聚》,曰徐坚《初学记》,其一即此书也。残碑断碣,剥蚀不完,欧阳、
赵洪诸家尚藉之以订史传。况四库菁华,汇於巨帙,猎山渔海,采摭靡穷,又乌
可以难读废哉!
△《册府元龟》·一千卷(内府藏本)
宋王钦若、杨亿等奉敕撰。真宗景德二年,诏编修历代君臣事迹,以钦若提
总,同修者十五人。至祥符六年书成,赐名制序。周必大《文苑英华》跋王明清
《挥麈录》并称太宗太平兴国中修者,误也。其书分三十一部,部有总序。又子
目一千一百四门,门有小序。皆撰自李维等六人,而窜定於杨亿。又命孙奭为之
音释,其间义例,多出真宗亲定。惟取六经子史,不录小说。於悖逆非礼之事,
亦多所刊削,裁断极为精审。考洪迈《容斋随笔》,谓其时编修官上言,凡臣僚
自述,及子孙追叙家世,如《邺侯传》之类,并不采取。遗弃既多,故亦不能赅
备。袁氏《枫窗小牍》亦谓开卷皆常目所见,无罕覯异闻,不为艺林所重。夫典
籍至繁,势不能遍为掇拾,去诬存实未中概以挂漏相绳。况纂辑诸臣皆一时淹贯
之士,虽卷帙繁富,难免牴牾,而考订明晰,亦多可资览古之助。张耒《明道杂
志》称杨亿修《册府元龟》,数卷成,辄奏之。每进本到,真宗即降付陈彭年。
彭年博洽,不可欺毫发,故谬误处皆签贴。有小差误必见,至有数十签。亿心颇
自愧,乃盛荐彭年文字,请与同修。其言不可尽信,然亦足见当时校核讨论,务
臻详慎,故能甄综贯串,使数千年事无不条理秩然也。据《玉海》所载,此书凡
目录十卷,音义十卷。今有目录而无音义,盖传写者久佚之矣。
△《事物纪原》·十卷(编修严福家藏本)
明正统间南昌简敬所刊。前有敬序云:作者佚其姓名。考赵希弁《读书附志》
云,《事物纪原》十卷,高承撰。承,开封人。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飞走之类,
无不考其所自来,双溪项彬为之序。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云:《中兴书目》作
十卷,高承撰。元丰中人。凡二百十七事。今此书多十卷,且多数百事,当是后
人广之耳云云。则此书实出高承,敬序盖未详考。惟检此本所载凡一千七百六十
五事,较振孙所见更数倍之,而仍作十卷,又无项彬原序。与陈赵两家之言俱不
合。盖后来又有所增益,非复宋本之旧。书凡分五十五部,名目颇为冗碎。其所
考论事始,亦间有未确。如引秦本纪谓名县始自秦孝公,而不知《左传》宣公十
一年楚子县陈,杜注已明言灭陈以为县。又谓诸葛亮始造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
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民间谓之江州车子,不知《三国志注》引亮文集,载
所作木牛、流马之法甚详,与今之独轮车制度绝不相类。又如祓禊一条,不引
《晋书》束晳传所云周公洛邑、秦昭王河曲之事,亦失之眉睫之前。然其他类多
排比详赡,足资核证,在宋代类书中,固犹有体要矣。
△《实宾录》·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马永易撰。永易字明叟,扬州人。徽宗时尝官池州石埭尉。其事迹无可考
见,惟《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载所著有唐《职林》、《元和朋党录》、
《寿春杂志》诸书。盖亦博洽之士也。是书见於晁公武《读书志》者称《异号录》
二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实宾录》,谓永易所撰,蜀人句龙材校正,
文彪增广,凡本书三十卷,后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又分《实宾录》、
《异号录》各三十卷,皆题永易所撰。诸家纪载,颇舛错不合。今以其说互相参
证,疑陈氏所称本书,乃永易原撰本名《异号录》。陈氏所称后集,即文彪所续,
始取名为实宾之义,并本书亦改题今名。《宋志》盖误分为两书,而晁公武所见
则为未经增广之本,故尚题为《异号录》也。自元以来,其书久佚,陶宗仪收入
《说郛》者,仅寥寥数条。近浙江所进范氏天一阁藏本,亦即从《说郛》钞出,
一字不殊。今从《永乐大典》蒐辑,共得六百馀条,皆《说郛》之所未载。惟原
帙既湮,其体例已无可考。即永易原本与文彪所增,亦错杂不可复辨。谨裒辑编
缀,芟除重复,订正舛讹,各以类相从,厘为一十四卷。仍从《书录解题》统标
曰《实宾录》,以存宋时传本之旧。其书皆取古人殊名别号,以广见闻,领异标
新,颇资采掇。至於搜罗既广,偶涉舛讹。如沈传师之推为颜子,乃比拟之空言。
刘长卿之五言长城,乃品题之泛论。皆非标目,不应阑入其间。又如吉茂言侍中
执虎子,语本诙谐。白居易赋新丰折臂翁,词由徵实。凡此之类,尤与称谓无关,
一概滥收殊失别择。是则嗜异贪多,为千古著书之通病,不独永易为然。固不以
累其全书矣。
△《书叙指南》·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任广撰。广字德俭,浚仪人。今本《文献通考》作任广浚,盖传刻讹脱,
以人名地名误连为一也。尤袤《遂初堂书目》载有此书,然袤书目无注文,无由
考其始末。惟据陈振孙《书录解题》,知为崇宁中人耳。其书初刊於靖康中,版
旋被毁。有俞氏者,携旧本南渡,其后辗转传写,多非完帙。至国朝康熙初,金
券得韩氏所藏本,缮录未竟,而券殁,反并原本第十卷佚之。雍正三年,金汇得
不全宋本,适尚存第十卷,乃重为抄补刊刻,而此书复完。盖若隐若显几五六百
年,其不亡者幸也。其书皆采录经传成语,以备尺牍之用,故以《书叙》为名。
明浦南金尝取是书与《尔雅》、《左腴》、《汉隽》合为一编,改题曰《修辞指
南》,瞀乱糅杂,殊不足取。此本犹金氏原刻,尚不失其旧。其间徵引既繁,复
冗盖所不免,然每句标注出处,犹从原书采掇而来,终较南宋书肆俗本为有根据。
固未可与《启劄青钱》之类一例视之矣。
△《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内府藏本)
宋叶廷珪撰。廷珪字嗣忠,崇安人。政和五年进士。出知德兴县。绍兴中为
太常寺丞,与秦桧忤,以左朝请大夫出知泉州军州事。王之望《汉滨集》有所作
廷珪除官制,颇称其学问之富。盖当时亦以博洽著也。是编乃其类事之书。《闽
书》称廷珪性喜读书,每闻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读,读即无不终卷,常恨无
资,不能尽写。因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既知泉州,
公馀无事,因取类之。为门七十五,为卷二十有二。事多新奇,未经前人引用,
即指此本。然廷珪自序称百七十五门,与《闽书》所言已不合。检其书,实为部
十六,为门五百八十四,与自序亦不合。又《宋史·艺文志》载此书作二十三卷,
《文献通考》又作三十三卷,卷数亦有异同,或后人有所窜改,非其旧本欤。其
书每条仅标三数字,其注亦不过三数语。盖义存约取,故以碎事为名。其中如分
守令县令为两门,而太守事实乃入留守门。又如韩偓称玉山樵人,贺知章称四明
狂客,张志和称元真子之类,皆其自号,而载入私谥门。赵至与嵇茂齐书所云鸡
鸣戒旦,飘尔晨征,日薄西山,马首靡托者,乃自叙行役之词,而入於军旅门,
於分隶多为未协。盖随笔记录,不免编次偶疏。然其简而有要,终较他本为善也。
△《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邓名世撰。而其子椿裒次之。名世字元亚,临川人。祖孝甫,见《宋史·
隐逸传》,即原序所称文昌先生者是也。椿有《书继》,已著录。李心传《系年
要录》称绍兴三年十月,诏抚州进士邓名世赴行在,以御史刘大中荐也。四年三
月乙亥,上此书。时吏部尚书胡松年以其贯穿群书,用心刻苦,遂引对,命为右
迪功郎。王应麟《玉海》所载亦同,惟言名世初以草泽得召,上书后始诏赐出身,
充史馆校勘。《朱子语类》又谓其以赵汝愚荐,以白衣起为著作郎,后忤秦桧勒
停。均与心传所记不同,则未详孰是耳。《文献通考》、《宋·艺文志》俱作四
十卷,惟《宋会要》作十四卷,《中兴书目》作十二卷,殆传写之讹。其书长於
辨论,大抵以《左传》、《国语》为主。自《风俗通》以下各采其是者从之,而
於《元和姓纂》抉摘独详,又以《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二书互为参
校,亦往往足补史传之阙。盖始於政宣而成於绍兴之中年,父子相继,以就是编,
故较他姓氏书特为精核。《朱子语类》谓名世学甚博,姓氏一部,考证甚详,盖
不虚也。后椿作《书继》,亦号赅洽,殆承其讨论之馀绪乎。宋时绍兴有刊本,
今已散佚。《永乐大典》散附《千家姓》下,已非旧第。惟考王应麟所引原序,
称始於国姓,馀分四声,则其体例与《元和姓纂》相同。今亦以韵隶姓,重为编
辑,仍厘为四十卷,目录二卷。其复姓则以首字为主,附见於各韵之后。间有徵
引讹谬者,并附著案语,各为纠正焉。
△《帝王经世图谱》·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唐仲友撰。仲友字与政,金华人。绍兴中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后守台
州,与朱子相忤,为朱子所论罢,故《宋史》不为立传。惟王象之《舆地纪胜》
称其博闻洽识,尤尚经制之学。又朱右《白云稿》有题宋濂所作仲友补传,云在
台州发粟赈饥,抑奸拊弱,创浮梁以济艰涉,民利赖焉。则仲友立身,自有本末。
其与朱子相轧,盖以陈亮之诬构。观周密《齐东野语》所载唐朱交奏始末一条,
台妓严蕊一条,其事迹甚明,未可以是病仲友也。是书原本十卷,《永乐大典》
所载以图谱数繁,析为一十五卷,然但均其篇页,而不复分别其门目,割裂舛混,
原次遂不可寻。今详为厘正,依类排比,分为一十六卷。体例之淆,句字之误,
则各为考核更定,而附注案语於下方。其书分类纂言,大要以《周礼》为纲,而
诸经史传以类相附。於先圣大经大法,咸纵横贯串,曲畅旁通,故以帝王经世为
目。其所绘画,州居部分,经纬详明,具有条理。其所辨订,不甚主注疏旧说,
而引据博赡,亦非杜撰空谈。盖考证之学,议论易而图谱难。图谱之学,阴阳奇
偶推无形之理易,名物制度考有据之典难。仲友此编,可徵其学有根柢矣。自宋
以来,儒者拘门户之私,罕相称引。沉埋蠹简垂数百年,一旦自发其光,仰邀宸
翰且特命剞劂以广其传。岂非真是真非待圣人而后定哉!臣等编次之馀,既仰钦
睿鉴高深,且以庆是书之遭遇也。
△《职官分纪》·五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孙逢吉撰。逢吉字彦同,富春人。事迹具《宋史》本传。前有元祐七年秦
观序,陈振孙《书录解题》亦载之。考逢吉举宋隆兴元年进士,距元祐七年凡七
十二年。又考朱子罢经筵直讲,逢吉代讲诗权舆篇,事在绍熙五年,距元祐七年
凡一百三年。逢吉至宁宗朝,尚官秘书监,吏部侍郎,知太平州,距元祐七年则
一百几十年矣。谓元祐时秦观序之,殆谬误也。其书每官先列周官典章,次叙历
代制度沿革,名姓故事,根据经注,沿考史传,搜采颇为繁富。若其引《易纬》
黄帝与司马容光观於元扈,引《论语纬》孔子为素王、颜子为司徒之类,则无关
典要,徒以爱博而存之。然类事之书,与考典之书体例各殊,取材亦异,固未可
执引纬解经之说,责以泛滥也。
△《历代制度详说》·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此书凡分十三门,一曰科目,二
曰学校,第三门原本阙页,佚其标题,所言乃考课之事,四曰赋役,五曰漕运,
六曰盐法,七曰酒禁,八曰钱币,九曰荒政,十曰田制,十一曰屯田,十二曰兵
制,十三曰马政。皆前列制度,叙述简赅,后为详说,议论明切。元泰定三年刊
行。前有庐陵彭飞序,称为祖谦未竟之书,故止於此。其或然欤。刊本久佚。此
本辗转传写,又多讹阙。其钱币门中脱二页,荒政门中脱二页,今悉据《通考》
所引补足。中间误字,亦考核校正。惟第二卷脱去标题之数页,则无可检补,姑
仍其旧。飞序称紫阳浙学功利之论,其意盖有所指,永嘉诸君子未免致疵议焉。
祖谦以中原文献之旧,岿然为渡江后大宗。紫阳倡道东南,祖谦实羽翼之。性命
道德之原,讲之已洽,而尤潜心於史学,仍欲合永嘉紫阳而一之云云。盖有元中
叶,新安之学盛行,飞恐人执朱子之论薄视此书,故作是言也。考祖谦年谱不载
此书,盖采辑事类以备答策,本家塾私课之本,其后转相传录,遂以付梓。原非
特著一编,欲以立教。与讲学别为一事,各不相蒙,所谓言岂一端各有当也。飞
必牵合调停,与叶盛《水东日记》必谓文章关键亦为讲学之一端者,同一迂陋。
《参同契》、《阴符经》朱子皆有论注,飞亦将谓欲合孔、孟、黄、老而一之乎。
△《永嘉八面锋》·十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版刻,第云永嘉先生。
考陈傅良、叶适当时皆称永嘉先生,相传此为傅良所撰,或曰叶氏为之。今观其
间,多傅良平日之语,其为陈氏无疑云云。案《宋史》傅良本传,载所撰有《诗
解诂》、《周礼说》、《春秋传左氏章指》行於世,不载此书。其为果出傅良与
否,别无显证。然观其第二卷中称今之劝农,不必责於江浙,而当责於两淮,大
江以北,黄茅白苇,薈蔚盈目。又称太上皇朝隅官为民害,太上皇毅然罢之。第
三卷称国朝熙宁中,则固确然为南宋书。其鲁桓不作鲁威,犯钦宗讳。魏徵不作
魏证,犯仁宗嫌名。盖明人重刻所改也。其书凡提纲八十有八,每纲又各有子目。
皆预拟程试答策之用,非欲著书,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议论,亦一代之风尚,
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永嘉之学,倡自吕祖谦,和以叶适及傅良,遂於南宋诸
儒别为一派。朱子颇以涉於事功为疑。然事功主於经世,功利主於自私,二者似
一而实二,未可尽斥永嘉为霸术。且圣人之道,有体有用。天下之势,有缓有急。
陈亮上孝宗疏所谓风痹不知痛痒者,未尝不中薄视事功之病,亦未可尽斥永嘉为
俗学也。是编虽科举之书,专言时务,亦何尝涉申、韩、商、孔之术哉!
△《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
(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十月一日,盖宋孝宗时人。陈振孙
《书录解题》载此书,作《锦绣万花谷》四十卷,续四十卷,而无后集。黄虞稷
《千顷堂书目》所载,则前集、后集、续集外,又有别集三十卷。今案序中明言
自九华之归,粗编成为三集,每集析为四十卷。可知后集为陈氏偶遗,别集为后
人所续增,不在原编之数。故明人刊本,亦只三集也。序中称命名者为乌江萧恭
父(案:尤侗《明·艺文志》注,此书为萧恭父作,盖因此语而误),河南胡恪,
皆不知何许人。前集之末,独附载衢州卢襄西征记一篇,於体例殊不相类,或撰
此书者亦衢人,故附载其乡先辈之书欤?又其书既成於淳熙中,而纪年类载理宗
绍定端平年号,帝后诞节类载宁宗瑞庆节、理宗天基节诸名,并称理宗为今上。
是当时书肆已有所附益,并非淳熙原本之旧矣。前集凡二百四十二类,后集凡三
百二十六类,续集自一卷至十四卷凡四十六类,自十五卷至四十卷则皆类姓也。
所录大抵琐屑丛碎,参错失伦,故颇为陈振孙所讥。其地理一门,止列偏安州郡,
类姓一门,徵事仅及数条。而古人称号之类,又创立名目,博引繁称,俱不免榛
楛杂陈,有乖体要。特其中久经散佚之书,如《职林》、《郡阁雅谈》、《雅
言系述》、《云林异景记》之类,颇赖此以存崖略。又每类后用《艺文类聚》例,
附录诗篇,亦颇多逸章賸什,为他本所不载。略其烦芜,撷其精粹,未尝不足为
考证之资也。
△《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
集》三十二卷、《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遗集》·十五卷(江
西巡抚采进本)
案此书为元代麻沙版,前、后、续、别四集皆宋祝穆撰。《新集》、《外集》
元富大用撰。遗集元祝渊撰。其合为一编,则不知始自何人,疑即建阳书贾所为
也。穆有《方舆胜览》,已著录。此书后集第十卷内有吕午跋祝公遗事后一首,
载穆事迹尤详。大用字时可,不知何许人。渊与作《古赋辨体》之祝渊名姓并同。
其书中所载制度沿革,俱至元初而止,时代亦相符合。然彼祝渊字君泽,而此祝
渊字宗礼,则截然迥异。疑其名姓偶同,实非一人也。前集之首有淳祐丙午穆自
序,每集各分总部,而附以子目,条列件系,颇为赅备。每类始以群书要语,次
古今事实,次古今文集,盖沿用《艺文类聚》、《初学记》之体,而略变其例。
其中如双南金字初见张载拟四愁诗,再见杜甫诗,而注其下曰《淮南子》,《淮
南子》实无其文。又如罗邺咏草诗闲门要路一时生句,讹为侯门要路一时生,亦
为叶盛《水东日记》所讥。盖辗转贩鬻,迷其本始,殊不及前人之精审。然《锦
绣万花谷》之类所收古人著作,大抵删摘不完,独是书所载必举全文,故前贤遗
佚之篇,间有籍以足徵者。如束晳《饼赋》,张溥《百三家集》仅采数语,而此
备载其文,是亦其体裁之一善。在宋代类书之中,固犹为可资检阅者矣。其新集、
外集、遗集均踵穆书而作,但补其门类所未及,而体例则一无所更,颇嫌其采引
杂糅,不及原本。然作於元代,古籍多存,连类收之,亦可以备参考。惟穆书成
於淳祐间,而书中有称理宗庙号者,殆大用等有所追改,非尽原文。是则窜乱古
书,开明人一代之恶习,为可憎耳。
△《记纂渊海》·一百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潘自牧撰。据《浙江通志》,自牧,金华人。庆元元年进士。官龙游令。
此本题曰教授,盖其著书时官也。是书分门隶事,与诸家略同。惟一百卷中叙天
道者五卷,叙地理者二十卷,叙人事者六十四卷,叙物类者仅十一卷。详其大而
略其细,与他类书小异。其郡县一部,以临安为首,盖据南渡割裂之馀。而五岭
两川之后,更及开封诸府,存东京全盛之旧,亦与《方舆胜览》诸书删淮以北不
载者,体例有殊。其中性行议论,诸部子目,未免琐碎,然亦不失为赅备也。此
本刻於万历己卯,卷首於自牧名后题中宪大夫,大名府知府,前监察御史东鲁王
嘉宾补遗字。则亦如陈禹谟之改《北堂书抄》,已非自牧之旧。又陈文燧序,称
其先世求之闽蜀,得其前编。周流吴越,复购后编。此本不分前后编,盖复经合
并,益失其真。序又称中叶零替,蠹鱼残阙。戊寅冬,承乏畿南,公暇谬为补注,
剥落太甚者属别驾蔡公、司理顾公、学博吴君采辑诸书,补阙序次。一日,示诸
太守越峰王公、邑令吴君,愿捐俸梓之云云。以其卷首列名考之,别驾蔡公为大
名府通判蔡之奇,司理顾公为推官顾尔行。学博吴君则有府学训导吴腾龙、魏县
教谕吴嶙二人,不知谁指。邑令吴君为南乐县知县吴定,太守王公当即嘉宾。是
补此书者为文燧及蔡之奇等三人,嘉宾特为刊版,未尝操笔,与题名亦互相牴牾。
盖明人书帕之本,称校称补,率随意填刻姓名,不足为凭,亦不足为异。其出自
谁手,无庸究诘,要其根柢,则固宋人之旧帙耳。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六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章定撰。定,建安人。仕履无考。惟此书二十六卷中载其曾祖元振,建炎
中进士,官广东提举常平。祖才邵,少年从杨时游,尝守临贺、辰阳而已。此书
作於嘉定己巳。以姓氏分韵排纂,各序源流於前,而以历代名人之言行依姓分隶。
盖以谱牒传记合为一书者也。案《隋书·经籍志》有贾执《姓氏英贤谱》一百卷,
其书久佚。据李善《文选注》所引,前列爵里,后详事迹,其体例同於此书。定
殆仿之而作欤?所列凡一千一百八十九姓,内单姓一千一百二十一,复姓六十八。
所录前代诸人,时有颠倒漏略。如冯姓首春秋冯简子,次唐,次冯驩。既以汉人
居战国人前,而上党守冯亭事迹章章,乃遗不载,又意主备笺启之用,惟录善而
不纪恶,遂并杨再思之流掩其巨慝,书其小节,亦非实录。然於有宋一代纪述颇
详,其人其事,往往为史传所不载,颇足以补阙核异。故在宋时不过书肆刊本,
而流传既久,遂为考证者所资。此如汉碑、汉印,当时里胥工匠能为之,而一字
之存,后世遂宝为古式也。
△《群书会元截江网》·三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题太学增修。中有淳祐端平年号,盖理宗时程试策论之本
也。元时麻沙刻本,前有至正七年东阳胡助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遂指为助
撰,误矣。其书凡分六十五门,每门间附子目。各类之中,以历代事实、宋朝事
实、经传格言、名臣议、奏诸儒至论分段标识。又有所谓主意、事证、时政、警
段、结尾诸目。至於排偶成句,亦备载焉。考宋礼部条式,元祐旧制,第一场以
经义诗赋分两科。第二场则均试论一道,限五百字以上。第三场则均试策三道。
御试亦均用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绍兴六年改制,四场试士。其第三场仍试论
一道。第四场减策二道。御试亦仍用策一道。故讲科举之学者,率辑旧文以备用。
其出自士大夫者,则为《永嘉八面锋》、《东莱制度详说》。其出自坊本者。则
为是书之类。大抵意求广络,故丛冗日增。然其间每事皆具首尾,颇便省览,於
宋代典故引用尤详,间可以裨史阙。盖在当日为俗书,在后世则为古籍。此亦言
不一端,各有当矣。
△《鸡肋》·一卷(内府藏本)
宋赵崇绚撰。崇绚字元素。据《宋史·宗室世系表》,盖简王元份之八世孙。
作《诸蕃志》之赵汝适,即其父也。书首自称汴人,不忘本耳。其书杂采古事,
有名同而实异者,如玉环一为唐睿宗琵琶名,一为杨贵妃之类,有相似而相反者,
如周亚夫纵理入口饿死,褚罗纵理入口寿终之类。有一事而数见者,如栾巴、郭
宪、佛图澄皆噀酒救火之类。有事相类者,如口吃有韩非等十三人,酒量有于
定国等十一人之类。有姓名同者,如两张禹、两李光进之类。然如萧詧恶妇人,
刘邕嗜疮痂之类,又各自为条,不相比附,则未详其体例何取也。其曰《鸡肋》,
殆偶然记录,成此一册,而又未能博采诸书,勒成完帙,故有取於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之意欤。明陈禹谟《骈志》,国朝方中德之古事比,其体例实源於此。
类事家之有此,犹史家之有纪事本末。皆於古式之外,别创一格,而后来竟不能
废者也。故录存之,著其所自始焉。
△《小字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陈思撰。思有《宝刻丛编》,已著录。是书因陆龟蒙《侍儿小名录》稍加
推广,集史传所载小字,以为一编。明沈宏正为刊行之。思病龟蒙之书丛杂无绪,
故条分缕析,先列历代帝王,而自汉以后诸臣则案代胪载,较龟蒙书为有条理。
然如北周晋公宇文护,小字萨保,见於本传,而此顾遗之,则亦不免於漏略。特
以其蒐罗旧籍,十得七八,亦足以备检寻。故录存之,为识小之一助焉。
△《全芳备祖前集》·二十七卷、《后集》·三十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宋陈景沂撰。景沂号肥遯,天台人。仕履未详。是书前有宝祐元年韩境序。
据序所言,此书於理宗时尝进於朝,其事亦无可考。凡前集二十七卷,所记皆花。
后集第一卷至八卷为果部,十卷至十二卷为卉部,十三卷为草部,十四卷至十九
卷为木部,二十卷至二十二卷为农桑部,二十三卷至二十七卷为蔬部,二十八卷
至三十一卷为药部。其例每一物分事实祖、赋咏祖二类,盖仿《艺文类聚》之体。
事实祖中分碎录、纪要、杂著三子目,赋咏祖中分五言散句、七言散句、五言散
联、七言散联、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五言绝句、七言绝
句十子目,则条理较详。明王象晋《群芳谱》即以是书为蓝本也。虽唐以前事实
赋咏,纪录寥寥。北宋以后则特为赅备,而南宋尤详,多有他书不载,及其本集
已佚者,皆可以资考证焉。
△《山堂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后集》·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
卷,《别集》·二十五卷(内府藏本)
宋章如愚撰。如愚字俊卿,婺州金华人。庆元中登进士第。初授国子博士,
改知贵州。开禧初,被召,疏陈时政,忤韩侂胄,罢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史称所著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惟此书犹存。凡分四集。《前集》六十六卷,
分六经、诸子、百家、诸经、诸史、圣翰、书目、文章、礼乐、律吕、历数、天
文、地理十三门。《后集》六十五卷,分官制、学制、贡举、兵制、食货、财用、
刑法七门。《续集》五十六卷,分经籍、诸史、文章、翰墨、律历、五行、礼乐、
封建、官制、兵制、财用、诸路、君道、臣道、圣贤十五门。《别集》二十五卷,
分图书、经籍、诸史、文章、律历、人臣、经艺、财用、兵制、四裔、边防十一
门。宋自南渡以后,通儒尊性命而薄事功,文士尚议论而鲜考证。如愚是编,独
以考索为名,言必有徵,事必有据,博采诸家而折衷以己意。不但淹通掌故,亦
颇以经世为心。在讲学之家,尚有实际。惟其书卷帙浩繁,又四集不作於一时,
不免有重复牴牾之处。如《前集》六经门外又立诸经一门,其文互相出入。诸子
百家门中以晏子、荀子、扬子、文中子之类为诸子,以《管子》、《商子》、
《韩非子》、《淮南子》之类为百家,亦不知何以分别。又如《前集》第三十五
卷详列六宗之说,无所专从。《续集》第十卷则主郑康成说。《前集》第三十卷
既主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以为宋制合古。《别集》第十四卷又专主颜达龙三年
一禘,五年一祫之说。《前集》第三十三卷专主郑康成说,祫大禘小,《别集》
第十四卷又专主颜达龙说,禘大祫小。《前集》第三十八卷既主天子五门,诸侯
三门,《别集》第八卷则又谓天子六门,诸侯二门。皆前后牴牾,疏於决择。然
大致网罗繁富,考据亦多所心得。在宋人著述之中,较通考虽体例稍杂,而优於
释经;较《玉海》虽博赡不及,而详於时政;较《黄氏日钞》则条目独明;较吕
氏制度详说则源流为备。前人称苏轼诗如武库之兵,利钝互陈;如愚是编,亦可
以当斯目矣。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
·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谢维新撰。维新字去咎,建安人。其始末未详。自署曰胶庠进士,盖太学
生也。是书成於宝祐丁巳,前有维新自序,后有莆田守黄叔度跋,称维新应友刘
德亨之托,盖当时坊本。总目后又有跋云,昨刻《古今备要》四集,盛行於世,
但门目未备,再刻《外集》云云。不署名氏,当即德亨所题也。是书《前集》四
十一门,子目四百九十一。《后集》四十八门,子目四百一十六,其致仕一目,
有录无书,注曰已见《前集》。《续集》分六门,子目五百七十。别集分六门,
子目四百一十。《外集》分十六门,子目四百三十。所引最为详悉。惟郡县山川
名胜以祝穆《方舆胜览》已备,不及更载。每目前为事类,后为诗集。所收皆兼
及宋代。虽不及《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诸书皆根柢古籍,原原本本,而所
采究皆宋以前书,多今日所未见。宋代遗事佚诗,如苏轼咏雪诗,以富贵势力分
四首,为本集所不录者,亦往往见於此书,故厉鹗作《宋诗纪事》多采用之。又
宋代官制至为冗杂,《宋史》不过仅存其名,当时诗文所称,今多有不知为何官
者。惟此书《后集》,条列最明,尤可以资考证。在类事之家,尚为有所取材者
矣。
△《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
·十卷(内府藏本)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宋林駉撰。《别集》十卷,
宋黄履翁撰。駉字德颂,宁德人。尝以易魁乡荐,事迹具《闽书》。考卫湜《礼
记集说》引有林坰之语,其字从土,未审为一人二人。履翁字吉父。不知其里贯,
疑亦闽人也。宋自神宗罢诗赋,用策论取士,以博综古今,参考典制相尚。而又
苦其浩瀚,不可猝穷。於是类事之家,往往排比联贯,薈稡成书,以供场屋采
掇之用。其时麻沙书坊,刊本最多。大抵出自乡塾陋儒,剿袭陈因,多无足取。
惟章俊卿《山堂群书》考索最为精博。是编於经史百家之异同,历代制度之沿革,
条列件系,亦尚有体要。虽其书亦专为科举而设。然宋一代之朝章国典,分门别
类,序述详明,多有诸书不载者。实考证家所取资,未可以体例近俗废也。
△《玉海》·二百卷、附《辞学指南》·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王应麟撰。应麟有《郑氏周易注》,已著录。是书分《天文》、《律宪》、
地理、帝学、圣制、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
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二十一门。每门各分子目,凡二百
四十馀类。宋自绍圣置宏词科,大观改词学兼茂科。至绍兴而定为博学宏词之名,
重立试格,於是南宋一代,通儒硕学多由是出,最号得人,而应麟尤为博洽。其
作此书,即为词科应用而设。故胪列条目,率钜典鸿章。其采录故实,亦皆吉祥
善事,与他类书体例迥殊。然所引自经史子集,百家传记,无不赅具。而宋一代
之掌故,率本诸实录、国史、日历,尤多后来史志所未详。其贯奥博,唐、宋诸
大类书未有能过之者。何焯评点《困学纪闻》,动以词科诋应麟,特故为大言,
不足信也。其书元时尝刊於庆元路,版已久佚。今江宁有南京国子监刊本,以应
麟所著《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通鉴地理通释》、《王
会篇解》、《汉制考》、《践阼篇解》、《急就篇解》、《小学绀珠》、《姓氏
急就篇》、《周易郑注》、《六经天文编》、《通鉴答问》等书附梓於后。案明
贝《王京》《清江集》有所作应麟孙王厚墓志,称应麟著《玉海》,未脱稿而失,后
复得之,中多阙误。厚考究编次,请於阃帅鋟梓,并他书十二种以传。据此,则
诸书附梓,实始於元代。惟琼称庆元初刻之时,附书十二种,而今为十三种。庆
元刊书原序,亦言公书鋟於郡学者凡十有四,《玉海》其一。则十三种为不误,
或《清江集》传写之讹欤。又卷首载浙东道宣慰司刊书牒文,称《玉海》实二百
卷,而今本乃合《辞学指南》为二百四卷。婺郡文学李桓序所列卷目,已与今同,
疑即当时校刊者所附入。相沿已久,今亦仍之。至他书之附刻者,则各从其类,
别著於录焉。其曰《玉海》者,本於《张融集》名,实则仿梁武所集《金海》之
例,而变其称也。
△《小学绀珠》·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宋王应麟撰。分门隶事,与诸类书略同。而每门之中,以数为纲,以所统之
目系於下,则与诸类书迥异。盖仿世传陶潜《四八目》之例,以数目分隶故实,
遂为类事者别创一格也。其间随笔记录,或有不及编次者。如律历类首序六律六
吕,以至度量权衡,次序四时八正二气十二月之类,盖由律及历也。而其后复序
五音六十四声八十四调,其后复序七闰八会之类,前后殊无条理。又如五卜三兆
四兆九筮之类,应麟《玉海》系之艺术,而此书收入律历,亦自乱其例。间有
采摭未备,失之耳目之前者。如天文类中既载《淮南·天文训》之八纮八极,
而东西南北中之五官,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之六府,乃不见录。器用类中
既载周官之八尊,而贾疏之十有六尊乃不见录。既载《春秋传》禘饫宴之三蒸,
而仪礼疏之牲有二十一体乃不见录。如斯之类,不一而足。阎若璩《潜邱札记》
仅摘其九经不分唐、宋,并漏十三经之名,尚为未尽也。然后来张九韶《群书拾
唾》、宫梦仁《读书纪数略》,虽采掇编辑,较为明备,而实皆以是书为蓝本。
踵事者易,创始者难,荜路篮缕,又乌可没应麟之功欤?
△《姓氏急就篇》·二卷(通行本)
宋王应麟撰。其书仿史游《急就篇》体,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
文词古雅,不减游书。又虽以记录姓氏为主,而胪列名物,组织典故,意义融贯,
亦可为小学之资。篇中凡单姓皆无重字,篇末列二字三字诸姓,则不免复出。盖
义取兼载,势难相避。其中稀僻之字,如《梁四公记》之类,虽托言沈约所撰,
实诡立称号,本无其人,未免失之稍杂。然载籍既有此姓,删之反有挂漏之讥。
过而存之,亦不足为累。每句之下,各注其受氏之源,与历代知名之士,必一一
标所据之书,尤为详密。篇末有自跋一章,以欧阳修《州名急就篇》自比。修书
今载《居士集》中,字数无多,亦无注释,实不及此书之善。其跋亦作韵语,旧
本遂误合於正文。考应麟所作《尔雅翼序》,即用此体。盖马融《广成颂序》之
支流,与本书实不相属。今离析书之,庶不失应麟之意焉。
△《六帖补》·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杨伯嵓撰。伯嵓有《九经补韵》,已著录。是编以增补白居易《六帖》、
孔传《续六帖》所未备,凡二十类。中多割引宋人诗句,徵事颇不详赅。盖二书
所有即不复见。又书中所载古事多不著出典,未免嫌於无徵。然虞世南《北堂书
抄》即已多如此,《六帖》复往往有之,盖因仍旧例,未及改作,其失亦有由也。
吕午序称其能知云璈字出《太平广记》,然《广记》实引汉武内传。伯嵓不举
本书而但举类书之名,知其学亦捃摭之功,故往往不得事始。特其於白、孔二家
拾遗补阙,不为无功,而宋代逸事遗文亦颇藉以有考。视明代类书,饾飣稗贩
者,固尚为近古矣。
△《韵府群玉》·二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阴时夫撰。其弟中夫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阴幼遇一作阴时遇,
字时夫,奉新人。数世同居。登宋宝祐九经科。入元不仕。其兄中夫名幼达,据
此,则时夫乃幼遇之字,而中夫又时夫之兄,与世所传不同,当必有据。然旧刻
皆题其字,未详何义也。昔颜真卿编《韵海镜源》,为以韵隶事之祖,然其书不
传。南宋人类书至多,亦罕踵其例。惟吴澄《支言集》有张寿翁《事韵撷英序》,
称荆公、东坡、山谷始以用韵奇险为工。盖其胸中蟠万卷书,随取随有,傥记诵
之博不及前贤,则不能免於检阅。於是乎有《诗韵》等书,然其中往往陈腐云云。
是押韵之书盛於元初,时夫是编,盖即作於是时。康熙中,河间府知府徐可先之
妇谢瑛,又取其书重辑之,名《增删韵玉定本》。今书肆所刊皆瑛改本。此本为
大德中刊版,犹时夫原书也。明成祖颇喜其书,故解缙大庖西封事称陛下好观
《韵府杂书》,钞辑秽芜,略无文彩。曹安《谰言长语》亦曰,《韵府群玉》亦
收之博矣,其中正要紧者漏之。如足字欠管宁濯足,栅字欠青溪栅、苏峻攻青溪
栅卞壸拒之,高颎杀张丽华於青溪栅。二字尚失之,则其他可知也。云云。今以
《钦定佩文韵府》考之,阴氏之所漏,宁止於是。安之所举,如一叶一花,偶然
掇拾,未睹夫邓林之茂蔚也。然元代押韵之书,今皆不传,传者以此书为最古。
又《今韵》称刘渊所并,而渊书亦不传世。所通行之韵,亦即从此书录出,是
《韵府》、《诗韵》皆以为大辂之椎轮。将有其末,必举其本。此书亦曷可竟斥
欤。
△《翰苑新书前集》·七十卷、《后集上》·二十六卷、《后集下》·六卷、
《别集》·十二卷、《续集》·四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据明陈文烛序,亦但称为宋人。今别有刊本,题宋谢枋得撰
者,坊贾所赝托也。文烛序称是书旧无传本,慈溪袁炜为大学士时始从内阁录出,
而日久佚其首卷。后得华亭徐阶所录本,乃足成之。其书分前、后、别、续四集,
疑未必出一人之手。《前集》皆为书启之用,自一卷至六十卷皆以职官分目,下
至盐官、酒官之类,亦皆备载,六十一卷至七十卷则以家世、阀阅、座主、门生
之类分目,每门之中,皆冠以历代事实,次以宋朝事实,次以自叙,次以旁引,
次以群书精语,次以前贤诗词,次以四六警语。《后集》止备表笺之用,一卷至
十九卷以大典礼分目,而附以谢恩陈乞;二十卷至二十六卷则录宋代表笺之文。
《后集下》一卷至五卷为类姓;六卷则惟列发举、词科、入学三目,盖补《前集》
之遗。《别集》皆录宋人劄状、致语、朱表、表文、青词、疏语、册文、祝文、
祭文之属,其劄子以五提头、七提头、九提头分目,盖当时之式,其朱表则青词
类也。《续集》录宋人书启,一卷至二十三卷以官分目,二十四卷至四十二卷以
事分目,又以广《别集》未备之体耳。其书本为应酬而作,惟取便检用,不免伤
於繁复。而於宋代典故事实,最为赅备,披沙拣金,往往见宝。较孔传《续六帖》
之类,反为有资考证也。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返回上页  
 
 
网站首页 | 关于登陆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十环网 www.10huan.com   guji.10huan.com 古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