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招标 | 采购 | 新闻 | 价格 | 产品 | 名录 | 黄页 | 知识 | 标准 | 报告 | 知识 | 古籍 | 图库 | 视频 | 排行榜 | 展会 | 资料 | 工具 | 十环 | 绿色建材 | 投稿

知识 标准 价格 招标 资讯 社区 图库 黄页 供求 产品 古籍 报告 证书

中国古籍大全 | 经文库 | 史记库 | 子集库 | 文学集 | 全唐诗 | 专题库 |

您的位置首页-> 中国古籍大全-> 中国古籍 .................绿色环保联盟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 返回上页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四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作者:常璩撰(晋) 任乃强校注
字体大小:
  南中志(在蜀《漢書》曰《寧州志》。)

  一

  寧州,晉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諸郡,庲降都督治也。南中在昔,蓋夷越之地,錢、《函》二本脫蓋字,重越字。滇、濮、句町、夜郎、葉榆、桐師、嶲唐,侯王國以十數,〔或椎髻耕田,有邑聚,或〕編髮、「左衽」隨畜遷徙,舊本唯「隨畜」下六字,只能表嶲、昆明,即葉榆民俗,若夜郎、滇、濮、句町、則明明為定居之民。故依《西南夷傳》改。莫能相雄長。此下舊有嶲唐小注。刪。周之季世,楚「威」〔頃襄〕舊刻皆同《史》、《漢》、《西南夷傳》作威。顏師古《漢書》注牂柯郡引《華陽國志》作「頃襄王時」(《後漢書》同)。廖本注謂:「蓋顏師古因秦奪楚黔中郡地在頃襄王時,改而引之也。」顧觀光《校勘記》云:「廖說誤也。《史記正義》,《藝文》七十一,《書鈔》百三十八,《御覽》百六十六,又七百七十一,并引作頃襄王。必《華陽國志》古本如此,後人依《史》、《漢》改耳」。今按:杜佑《通典》百八十七已駁威王時之說,謂「恐《史記》謬誤,班生因習便書。范曄所記詳考,為正」。清黔人莫與儔《莊蹻考》徵引詳贍,論斷允當。謂「杜氏以《史》、《漢》威王時為非,《後書》頃襄王時為正」。茲更詳攷參合,定《常志》原作「頃襄王」,依譙周《古史攷》,不取《史記》。《范史》遵用《常志》,而後人更從《史》、《漢》改易作威王也,當改還。參看附錄《莊蹻入滇攷》。王遣將軍莊蹻泝沅水出且蘭以伐夜郎,植牂柯,各本作,牂柯,字不同,音義同。此依錢、廖本。繫船於是。繫,廖本注云「當作椓,下同」。船,劉、李,《函海》作舡。下同。且蘭既克,劉、張、吳、何、王、浙本並作剋。廖本作克。夜郎又降,而秦奪楚黔中地,無路得反,遂留王滇池。此段「夜郎又降」句以上,亦是常氏用《古史攷》文。《范史》遵之。《史記》言楚威王時有誤;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則不誤。說詳附錄《莊蹻入滇考》。緣此是常氏本文,故不改。蹻,楚莊王苗裔也。顧觀光云:「此又誤。《書鈔》、《御覽》並云:遂留之,號為莊王。」按:不得以此為舊刻又誤。以牂柯繫船,因名且蘭為牂柯國。張、吳、何、王本以字下脫牂柯字。《藝文》、《御覽》並云「以且蘭有椓船牂柯處,乃改其名為牂柯」,引而變其文也。「分侯支黨,傳數百年秦并蜀,通五尺道,置吏主之。漢興,遂不賓。」「傳數百年」句有誤,承莊蹻言,無數百年;承且蘭言,亦非允當;謂夜郎竹王,則不當著于此處。審此上二十四字,當是述夜郎國文,茲移下。

  有竹王者,興於遯水。〔先是〕據《太平御覽》九百六十二引文補二字。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劉本作一。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閒,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養之。〕《范史》有「歸而養之」句。疑下養字脫亂。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濮〕,南中無狄名。而多濮屬。故依後文夷濮字改狄為濮。氏以竹為姓。張、吳、何、王本刪氏字,他各本有。浙本於氏字下擠刻一世字,蓋據盧校本添。顧廣圻校稿亦兩標氏與世字,意疑氏當作世也。《范史》作「以竹為姓」,《水經注》則作「氏竹為姓」。一刪氏字,一刪以字,合而觀之,正足見常氏原文為「氏以竹為姓」五字。氏字為不可少,當讀如「氏以竹,後世為姓」,省後世字,氏與姓有別,說在注。捐所破竹於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與從人嘗止大石上,命作羹,從者「曰」〔白〕舊刻盡作曰,《水經注》與《後漢書‧夜郎傳》注引《華陽國志》文皆作白。白,啟事也。無水,王以劍擊石,水出,今〔竹〕廖本注云:《後漢書‧夜郎傳》注引有竹字,茲補。王水是也,破石錢本等作竹。存焉。後漸驕恣,〔分侯支黨,傳數百年。秦并蜀,通五尺道,置吏主之。漢興,遂不賓。〕移上文二十四字於此,上承竹王,下接漢事,義理通貫,格塞俱解矣。武帝使張騫至大夏國,見邛竹、蜀布,問所從來,曰:「吾賈人從身毒國得之。」身毒國,蜀之西國,今永昌〔徼外〕是也,徼外二字舊傳寫脫,然不可少,茲逕補。騫以白帝。東越攻南越,大行王恢救之。恢使番陽令唐蒙曉喻李本作諭。南越,南越人食有「蒟」〔枸〕醬,當依《史記》作枸醬,說詳附錄《蜀枸醬考》。蒙問所從,曰「牂柯來。」蒙亦以白帝,因上書曰:「南越地東西萬里,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竊聞夜郎精兵可得十萬,若「從番禺」此三字不當有,《史》、《漢》無之。若常氏增語,亦當云「若從夜郎」。浮船牂柯,出其不意,此制越之一奇也。可通夜郎道,為置吏主之。」帝乃拜蒙中郎將,《史》、《漢》、《西南夷傳》作「郎中將」。發巴、蜀兵千人,奉幣帛,《史》、《漢》有「食重萬人」字,無「奉幣帛」字。見夜郎侯,《史》、《漢》有「多同」字。喻以威德,為置吏。《史》、《漢》作「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旁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為道遠,漢終不能有也,故皆且聽命。《史》、《漢》此下有「還報乃以為犍為郡」句。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蜀之後園,可置為郡。帝「既感邛竹,又甘蒟醬」,此八字當衍。於史文為贅疣,於史事亦不通,與常氏語法亦不類。應是梁陳文士傳鈔者妄增。乃拜為中郎將,往喻意,此下當有亦字。皆聽命。「後西南夷數反,發運役,費甚多,相如知其不易也,乃假巴蜀之論以諷帝,且以宣指使「使」廖本作便。於百姓」。此三十六字亦贅文,應是後人用《相如傳》妄增,當刪。〔蒙〕卒開僰門通南中,原脫蒙字,而多贅文,直如相如開通僰門。唐蒙以南入道不通,斬僰道令,乃斬石通閣道,《見犍為郡序》。後乃為都尉,與下文合。故當補蒙字。相如持節開越嶲,按道侯韓說開益州。武帝轉拜唐蒙為都尉,開牂柯,以重幣喻告諸種侯王,侯王服從。因斬竹王,置牂柯郡,以吳霸為太守。及置越嶲、朱提、益州「四」郡。四郡文甚明。「及」下三郡,不當贅以四字,否則當云「為四郡」矣。後夷濮阻城,咸怨訴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立後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

  二

  昭帝始元元年,益州廉頭、姑繒,〔牂柯、談指同並〕六字依《漢書‧昭帝紀》補。等二十四縣民反。水衡都尉呂破奴《漢書‧昭帝紀》作破胡,《通鑑》同,《西南夷傳》於此水衡都尉不具名,下文乃云「呂辟胡」,《通鑑》始元四年同。今按:《百官公卿表》始元元年云:「水衡都尉呂辟胡,五年為雲中太守。」是此年之呂破奴,即「後三歲」之「都尉呂辟胡」也。破與辟音近,義亦通,奴與虜,古亦同音義,並可通用。蓋班氏、常氏取材於兩種資料而未會通所致。募吏民及發犍為、蜀郡奔命擊破之。後三歲,姑繒復反。「都尉呂辟胡」〔破奴〕擊之,敗績。舊本皆作「都尉呂辟胡擊之」,遂與上文歧為二人。茲攷係一人,班氏、常氏字異耳,後人又依《班史》改此為五字也。明年,遣大鴻臚田廣明等,大破之。斬首、捕虜五《昭紀》作三萬人,獲畜產十餘萬頭。《昭紀》作「五萬餘頭」。「富埒中國」四字唐突,無謂,不知何人妄竄,《班史》紀傳與《漢紀》均無此語。封「其」〔鉤町〕渠帥亡波為鉤町王,以〔其〕助擊反者故也。舊本其字無上文可指,茲依《班史》改正。廣明賜爵邑。

  成帝時,夜郎王興與鉤町王禹,漏臥侯愈,更相攻擊。帝錢、《函》本作命。使太劉李本作大,亦當讀如太音。中大夫〔蜀郡〕依《漢書‧王商傳》補郡貫。張匡宋刻避諱缺末筆。持節和解之。鉤町、夜郎王不服,乃刻木作漢使《漢書》作吏。射之。大將軍王鳳薦金城司馬蜀郡陳立為牂柯太守。何劉、李二本作阿。霸為中郎將廖本此下有小注云「當有誤」,而無說。查何霸郫縣人,司空何武兄也,《先賢志》有讚與小傳,云「為屬國中郎將」。《士女目錄》無屬國字。蓋「屬國」為出征戎狄時加銜字,可省也,《成帝紀》未載此役事,《西南夷傳》載之,無何霸文,《通鑑》同,蓋常氏取《益郡耆舊何霸傳》增入。《通鑑》繫此役於河平二年,《考異》云:「《西南夷傳》但云河平中。而胡旦《漢晉春秋》云在此年十一月。」是《益都耆舊》與《漢晉春秋》皆曾載此役,常氏不專取《漢書》也。出益州。立既到郡,單至夜郎〔且同亭〕依《漢書》補此三字,明其非至夜郎國邑之夜郎縣治。召興。興與邑君〔數十人,率從〕數千人來見立,舊脫五字,便成邑君數千之多。茲依《漢書》文義補。立責數,斬興,邑君皆悅服。興妻父翁指,與興子〔邪務〕依《漢書》補子名。恥,復反。立討〔平〕之。威震南裔。此文較《漢書‧西南夷傳》過省,又刪去王莽時南中騷亂事。茲於陳立事只補一平字,另參《兩漢書》與《通鑑》補王莽時南中事。

  〔王莽定諸王之號,四夷稱王者皆更為侯。〕用《通鑑》文,在始建國元年。〔王邯怨怒不附,莽諷柯大尹周歆〕《西南夷傳》作周欽,《通鑑》從《莽傳》作歆。〔詐殺邯。邯弟承,起兵殺歆,州郡擊之,不能服。〕《通鑑》文,在始建國四年。〔蠻夷愁擾,盡反,復殺益州大尹程隆。莽遣平蠻將軍馮茂,發巴、蜀、犍為吏士,賦斂取足於民以擊之。〕《通鑑》天鳳元年。〔茂擊句町,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賦斂民財,什取五,州境虛耗而不克。徵還,下獄死。更遣寧始將軍廉丹,與庸部牧史熊,大發天水、隴西騎士,廣漢、巴、蜀、犍為吏民十萬人,轉輸者合二十萬人擊之。始至,頗斬首數千,其後軍糧前後不相及,士卒飢疫。莽徵丹、熊,丹、熊願調度,必克乃還。復大賦斂。粵嶲蠻夷任貴亦殺太守枚根反。〕《通鑑》天鳳三年。〔丹等久不能克,益州郡夷棟蠶、若豆等起兵殺太守,姑復夷大牟等亦皆叛,殺略吏人。莽召丹還,更遣大司馬護軍郭興、庸部牧李曄,擊若豆等。〕《通鑑》天鳳六年。《後漢書‧滇傳》敘棟蠶、若豆反在廉丹出軍前。此從《通鑑》。〔又遣國師和仲、曹放助郭興擊鉤町,皆不能克〕《通鑑》地皇二年。〔而還。〕末二字用《後漢書‧南蠻‧滇傳》補。蓋因山東兵起召還。「平帝末」三字舊有,當衍,自王莽居攝至地皇十餘年間益州太守三被叛夷殺害,何能文齊能存,且有政化。《後漢書》於「連年不克而還」下即云「以廣漢文齊為太守」,所據當實。《先賢梓潼士女》謂「文瀕,字子奇」,《目錄》作「文齊」。「孝平帝末,以城門校尉為犍為屬國,遷益州太守。」是其平帝末是作犍為屬國都尉,王莽末乃為益州太守,傳寫者妄加此三字也。梓潼文齊為益州太守,公孫述時,拒郡不服。光武「稱」帝以南中有義,此下,張、吳、何、王、浙本有小注,依《後漢書‧滇傳》補文齊治績三十七字。續此脫文。查常氏述文齊治績,在《先賢志》于此當略。故只補下五字,以結文意。且所補五字下提行另起。〔封齊成義侯。〕封在光武稱帝後十八年。舊衍稱字也。

  益州西部,金、銀、寶貨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孝明帝初,廣漢鄭純獨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漢歌詠,表薦無數。上自三司,下及卿士,莫不嘆賞。明帝嘉之,因以為永昌郡,拜純太守。章帝時,蜀郡王阜《後漢書‧滇傳》訛作追。《東觀記》亦作阜。為益州太守,治化尤異:神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烏見,始興文學,漸遷其俗。安帝「永初中,漢中、陰平、廣漢羌反,征戰連年」十五字,非南中事,此不當有,故刪。元初四年,益州、永昌、越嶲諸夷封離等反,眾十餘萬,多所殘破。益州刺史張喬遣從事蜀郡楊竦將兵討之。竦先以詔書告諭,告諭不從,方略滌討。凡殺虜三萬餘人,獲生口千五百人,財物四「千」〔十〕餘萬,《後漢書邛傳》作「資財四千餘萬,悉以賞軍士」。廖本據以改此十字為千。今按四千餘萬過于夸大難信,故《通鑑》刪此句不用,當如舊本。降、赦夷三十六種,舉劾姦、貪長吏九十人,黃綬六十人。諸郡皆平。竦以傷死,故功不錄。自是後,少寧五十餘年。迄靈帝熹平中,蠻夷復反,擁沒益州太守雍陟。遣御史中丞朱龜,將并、涼勁兵討之,不克。朝議不能征,欲依朱崖錢寫作。吳、何本作崔。故事棄之。太尉掾巴郡李顒獻陳方策,以為可討。帝乃拜顒益州太守,與刺史龐芝伐之,徵龜還。顒將巴郡板楯軍討之,皆破,陟得生出。〔顒卒〕後,依《滇傳》補二字。復「更」叛,梓潼景毅為益州太守,〔討定之。〕依《滇傳》刪更字,補「討定之」三字。承喪亂後,民夷困餓,米一錢寫作升,張、吳、何、王、浙本作斗,劉、《函》、廖本作,《後漢書‧滇傳》作斛,《先賢志》亦作。千錢,〔民〕皆離散。舊脫民字。當補。毅至,安集後,米一八錢。

  三

  建安十九年,劉先主定蜀,遣安遠將軍、南郡鄧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縣。輕財果毅,夷漢敬其威信。何、王本只「以鄧方治南昌,夷漢敬其威信」十二字承定蜀下。脫二十二字。他各本不脫。浙本原脫,後用兩行擠刻補足。方「亡」〔卒〕,舊本作為。廖本改作亡。顧觀光《校勘記》云:「原作卒。」《李恢傳》作卒。先主問代於治中從事建寧李恢,對曰:「「西」〔先〕舊本作西。依《漢書‧充國傳》及《三國志‧李恢傳》改先零。零之役,趙充國有言:「莫若老臣。」」先主遂用恢為都督,治平夷縣。先主薨後,越嶲叟帥高定元殺郡將「軍」焦璜,舊衍軍字,漢人習稱太守為郡將,常兵(郡兵)統率於太守也。舉郡稱王以叛。益州大姓雍闓亦殺太守正元豐本作鄭。昂,更以蜀郡張裔為太守。闓假鬼教曰:「張「裔」《三國志‧裔傳》無此裔字,常氏增,當衍。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劉、李、《函》本作。錢、張、吳、何、王本作粗。廖本從裔本傳作麤。殺「之」不可,縛與吳。」顧廣圻校稿云「七字句。東漢人語每如此」。今按:巫語例為三言,四言。《三國志》加而字,與令字,變為散文,常氏又變「不足殺」三字為「殺之不可」四字,省其令字,足知巫原語是三言三韻十八字,故刪存原語。於是執送裔於吳。吳主孫權遙用闓為永昌太守;遣故劉璋子闡為益州刺史,處交、益州際。牂柯郡丞朱提朱褒領太守,恣睢,丞相諸葛亮以初遭大喪,未便加兵,遣越嶲太守巴西龔祿住安上縣,遙領郡;從事蜀郡常頎行部南入;以都護李嚴書曉喻闓。闓答曰:「愚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派分,正朔有三,遠人惶惑,不知所歸。」其傲慢如此。頎至牂柯,收郡主簿考訊姦。褒因「煞」〔殺〕此從錢寫本,他各本作煞。頎為亂。益州夷復不從闓,闓使建寧孟獲說夷叟曰:「官欲得烏狗三百頭、膺前盡黑,●腦三,按字書無●字。疑字當作䴘。《玉篇》:「含毒蛇也。」音叡。蚊䴘無腦,毒蛇則有腦,而難致也。「斷」〔斲〕廖本作斷。下同。木構元豐本作構。嘉泰本作●。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為然,皆從闓。「斷」〔斲〕木堅剛,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獲以欺夷。

  建興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自安上〕舊刻此三字誤倒,無論安上是今何地,皆當在山中,不可能水路入越嶲,唯水路可至安上,轉陸入越嶲耳。入越嶲。別遣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為太守廣漢王士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錢寫本作旄頭。定笮、卑水多為壘守。亮欲俟定元軍眾集合,并討之,軍卑水。定元部曲殺雍闓及士「庶」等,士,謂益州太守王士。舊傳寫者忽之,衍庶字也。廖本注云,「當衍二字」,意謂士等二字,然等字固當有,謂王士從人。孟獲代闓為主。李本作王。亮既斬定元,「而」馬忠破牂柯,〔而〕上而字,當移此。李恢敗字當作困。於南中。夏五月,亮渡瀘,進征益州。生虜孟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獲對曰:「恨不相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秋,遂平四郡。改益州為建寧,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領交州劉本作「川」。刺史,移治味縣。分建寧、越嶲置雲南郡,以呂凱為太守。又分建寧、牂柯置興古郡,以馬忠為牂柯太守。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劉、錢、《函》、廖本作「無當無前。」「軍」號〔為〕飛〔軍〕。劉、錢、《函》、廖本作「軍號飛」,三字下注一闕字,從嘉泰本也。張佳胤改刻為此四字,依元豐本也。吳、何、王諸本從之,浙本原同張本,又復剜改從嘉泰本。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錢、《函》二本訛作集。雍、婁、爨、舊皆作●,廖改。孟、量、毛、李為部曲,置五部都尉,號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以夷多剛很,舊各本作狠,廖本改。不賓大姓富豪;乃勸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襲官。於是夷人貪貨物,以漸服屬於漢,成夷漢部曲。亮收其俊傑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都督常用重人。舊本皆作「常重用人」。錢寫作「常重用其人。」茲依廖本,作「常用重人」。

  四

  李恢卒後,以蜀郡太守犍為張翼為都督。翼持法嚴,不得殊俗和。夷帥劉冑反,徵翼,以馬忠為代。忠未至,翼脩攻戰方略、資儲。群下懼。翼曰:「吾方臨戰場,豈可以絀退之故,廢公家之務乎?」忠至,承以滅冑。「蜀賜翼爵關內侯。」此十餘年後追論討劉胄功事,當衍。忠在南,柔遠能「爾」〔邇〕,廖本訛作爾。甚垂惠愛,官至鎮南大將軍。卒後,南人為之立祠,水旱禱之。以蜀郡張表為代,加安南將軍。又以犍為楊「義」〔羲〕舊皆作義。廖本注云「當作羲」,是,即《三國志》楊戲。為參軍,副貳之。表後,以南郡閻宇為都督,南郡霍弋錢、《函》本作戈,下仍作弋。為參軍。弋甚善參毗之禮,遂代宇劉本誤守。為監軍、安南將軍。撫和異俗,為之立法施教,輕重允當,夷晉安之。《函海》注云:「按,西南夷以中國為晉」。及晉世,因仍其任。時交趾劉、李本作阯。不附,假弋節遙領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選用長吏。今吳、何、王本作令。官和解夷人及適音謫,古字通。罰之,皆依弋故事。弋卒,子在「龔」〔襲〕舊本作龔,廖本注「當作襲」,茲逕改。領其兵,和諸姓。

  晉「以」巴西太守吳靜,在官數年,撫卹失和。軍司鮮于嬰表徵靜還。「嬰」李本無。因〔以嬰〕代之。舊各本以字誤在上,嬰字誤在前,又下空格,並誤。泰始六年,《晉書‧武帝紀》與《通鑑》皆作「七年」。以益州大,分南中四郡為寧州,嬰為刺史。〔治雲平。〕《晉書‧地理志》:寧州,統雲南、興古、永昌、建寧四郡,郡首雲南,縣首雲平。據補。咸寧五年,尚書令衛瓘奏兼并州郡,太康「三」〔五〕年,舊本皆作「三年」。《通鑑》作「五年」。云據《華陽國志》,則是宋刻誤作三,原本固作五年也。罷寧州。當連太上十四字為句,舊誤于郡下空格,茲上連。置南夷〔府〕,舊脫府字,依《蜀中廣記》引《華陽國志》文補,下文亦正作「南夷府」,謂南夷校尉府也,府字不可脫。以天水李毅為校尉,持節統兵,鎮南中,統五十八部夷族都監行事。每夷供貢南夷府,入牛金旃馬;動以萬計;皆豫作「忿恚」〔念羨〕致校尉官屬。其供郡、縣亦然。南人以為饒。自四姓子弟仕進,必先經都監。

  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元豐本作銀。裹結。無大侯王,如汶山、漢嘉夷也。夷中有桀、黠、能言議屈服種人者,謂之「耆老」,便為主。便字,張、吳、何、王本作使,非。浙本剜改作便。論議好譬喻物,謂之《夷經》。今南人言論,雖學者,亦半引《夷經》。與夷為姓廖本注云「當作婚」。曰「遑耶。」諸姓廖本注云「當有婚字」。為「自有耶」。世亂、犯法,輒依之藏匿。或曰:有為官所法,夷或為「報」〔執〕仇。各舊本皆作執仇。顧廣圻校云「此報字之誤。」廖本逕改作「報仇」。茲仍遵舊。與夷至厚者,謂之「百世遑耶」,恩若骨肉。「為其逋逃之藪。」審上下文,此為贅句。當是後人傳鈔者衍。故南人輕為禍變,恃此也。其「速」〔俗〕舊本皆作俗,廖本作速。徵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盟詛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太平御覽》卷七十五引此文,無譜字。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御覽》引此下有字。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卹;又畫《御覽》引有夷字。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許致生口直。又與瑞錦、鐵券,今皆存。每刺史、校尉至,齎以呈詣。動亦如之。

  五

  毅後,永昌呂祥為校尉。祥後數〔年〕「人」,舊本皆作「數人。」查自太康五年罷寧州,以天水李毅為校尉,至太安元年,廣漢李毅任內毛詵等叛亂,中間只十七年,已閱李毅、呂祥兩任。以晉世南中官吏一般任職年數較久推斷,不至于更閱數人乃至廣漢李毅,當作「祥後數年」乃合。「數年」,則校尉失名者只合一人而已。「李」廣漢〔李毅〕舊皆脫毅名,作「李廣漢」三字,當是舊時傳鈔者或於兩李毅同官而妄改。此廣漢李毅,後文甚明,故逕改易。從雲南、犍為郡守為校尉。久之,建寧太守巴西杜俊、朱提太守梓潼雍約,懦鈍無治,政以賄成。俊奪大姓鐵官令毛詵、中郎李叡張本作●,吳何本作督,下同。部曲,致詵弟耐罪。《函海》有小注云「耐即耏也」。意謂耏罪是半髡之刑。今按:耐耏兩字古通,是一種小罪輕刑,薙髮而存其須。然亦為「忍耐」,可作人名解。朱提大姓太中大夫李猛有才幹,弟為功曹,分當察舉,而「俊」舊本有俊字。當衍。約受都尉雷逢賂,舉逢子炤、孝廉,不禮猛,猛等怨之。此下元豐本空四格、錢、《函》、廖本空格。茲連。太安元年秋,詵、叡「猛」廖本注「當衍」。逐俊以叛。猛貽之書曰:「昔魯侯失道,季氏出之。天之愛民,君、師所治。知足下追踵古人,見賢思齊。足下箕帚,枉慚吾郡。」亦逐約,應之作亂。眾〔各〕舊脫各字,依《通鑑》補。數萬。毅討破之,斬詵首。叡走依遑耶五「蔡」〔苓〕元豐本作「丘芩」。劉、錢、《函》本作「丘蔡。」張、吳、何、王、浙本作「五茶」。廖本作「五蔡」,《通鑑》卷八十五引作五苓。茲從《通鑑》。夷帥錢、《函》二本作師。于劉本作子。陵承。猛箋降曰:「生長遐荒,不達禮教,徒與李雄和光合勢。雖不能營師五丈,略地渭濱;此下當有猶字脫。冀北斷褒斜,東據永安。退考靈符,晉德長久,誠非狂夫所能干。輒表革面,歸罪有司。」毅惡其言,遂誘殺之。此下錢、《函》、廖本空格。茲提行張、吳、何、王、浙本有行字。當衍。

  部永昌從事江陽孫辨,上南中形勢:「七郡斗絕,晉弱夷強。加其土人屈塞。應復寧州,以相鎮慰。」冬十一月丙戌,詔書復置寧州。增統牂柯、益州、朱提,合七郡,〔毅〕為刺史。加龍驤將軍,進封成都縣侯。舊脫毅字。當有。

  〔太安〕二年,于陵承詣毅,請恕叡罪,毅許之。叡至,群元豐本作郡。下以為詵、叡破〔亂〕廖本無亂字。州土,必殺之,毅不得已,許諾。及叡死,于陵承及詵、猛遑耶怒,扇動謀反,奉建寧太守巴西馬「恢」〔義〕原作「馬恢」。按《三國志‧馬忠傳》:「子脩嗣。」裴注:「脩弟恢。恢子義,晉建寧太守。」時距忠卒已五十餘年。當是義。為刺史,燒郡。偽發,毅方疾作,力出軍。初以救「恢」〔義〕,及聞其情,乃殺「恢」〔義〕。夷愈強盛,破壞郡縣,沒錢、《函》本作役。吏民。會毅疾甚,軍連不利,晉民或入交州,或入永昌、牂柯,半亦為夷所困虜。夷因攻圍州城。時治味縣,後詳。毅但疾元豐本作疾,廖本同。嘉泰本作病,劉、錢、《函》本同。張本改併,吳、何、王、浙本同。力固孤城,病篤不能戰討。時李特、李雄作亂益州,而所在有事,救援莫至。張、吳、何、王本作致。毅上疏陳謝:「不能式遏寇虐,疾與事遇,使虜游魂。兵穀既單,器械窮盡,而求救無望,坐待殄斃。若必不垂矜憂,乞請大使,及臣尚存,加臣錢本作以。《函海》作。重罪。若臣已死,〔必〕廖本無必字,據劉本等補。陳屍為戮。」積四年,張、吳、何、王本無此三字。光熙元年春三月,毅薨。子釗任洛,還赴。到牂柯,路塞。停住交州。文武以毅女秀明達有父才,遂奉領州事。秀初適漢嘉太守廣漢王載。載將家避地在南,故共推之,又以載領南夷龍驤參軍。秀獎勵戰討,食糧已盡,人但「樵」〔焦〕元豐本作樵,廖本同,嘉泰本作焦,劉、錢、《函》本同,張、吳、何、王、浙本作茹,當作焦。草、炙鼠為命。秀伺夷怠緩,輒出軍掩破。首尾三年,釗乃得達。丁喪,文武復逼釗領州府事。毅故吏毛孟等詣洛求救,至欲自刎,懷帝乃下交州,使救助之。以釗為平寇將軍,領南夷護軍。遣御史趙濤,贈毅少府,諡曰威侯。元豐本作「武侯」,錢、《函》本同,《函海》注云:「劉、吳、何、李本並作威侯」,各他本亦俱作「威侯。」交州刺史吾彥,遣子威遠將軍咨以援之。

  六

  朝廷《函海》作庭。以廣漢太守魏興王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代毅。自永嘉元年受除,四年乃至。遙舉建寧董敏《王遜傳》作「董聯」。為秀才。郡久無太守,功曹周悅行郡事,輕敏,不下其板。遜至,怒,殺悅。悅弟秦臧長周昺,合夷叟謀:以趙濤父混舊本同《王遜傳》作混,廖本改渾。昔為建寧,有德惠,欲殺遜樹濤。遜誅之,并殺濤。夷晉莫不惶懼。表釗為朱提太守,治南廣,禦〔李〕雄。時荒亂後,倉無張、吳、何、王本作斗。粟,眾無一旅,官民虛「弱」〔竭〕,廖本作弱繩紀弛廢。遜惡衣菜張、吳、何、王、浙本作萊。食,招集〔民〕夷。「民」舊作夷民。茲倒,斷句。夷徼厭亂,漸亦返善。勞來不怠。數年克復。以五「茶」〔苓〕此處,劉、錢,《函》本作荼。張、吳、何、王、浙本仍作茶。顧廣圻校稿云「五苓」批「癸酉」二字。廖本亦仍作茶,注云「當作苓」。夷昔為亂,首圖討之;未有致罪。會夷發夜郎莊王墓。遜因此,遂討滅之。及討惡獠剛夷數千落。《王遜傳》作「征伐諸夷,俘馘千計。」威〔震〕南方。官至平西、安南將軍,又兼益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封褒中伯。而嚴猛太過,多所誅鋤。犍為太守朱提雷炤、流民陰貢、平樂太守董霸,破牂柯、平夷、南廣,北降李雄。建寧爨量,與益州太守李、舊本皆作「易」。顧廣圻校云:「後作」。廖本逕改。梁水太守董慬,保興古盤南以叛。張、吳、何、王本倒作「盤以南」。〔李〕雄遣叔父驤破越嶲,伐元豐本作代,廖本同。寧州。遜使督護雲南姚岳《晉書‧王遜傳》作姚崇。距錢寫作拒,義同。驤於堂張、吳、何、王本作螳。螂縣。違遜指授,雖大破之,驤不獲。

  太興四年,遜發病薨。州人推〔遜〕中子堅領州事。原脫遜字,依《晉書‧遜傳》補。

  永昌元年,按《晉書‧王遜傳》當作「泰寧三年」。晉朝更用零陵太守南陽尹奉為寧州刺史、南夷校尉,加安西將軍。奉威刑緩鈍,政治不理。咸和八年,遂為雄弟壽所破獲。南中盡為雄所有。惟牂柯謝恕不為壽所用,此下劉、李、錢本空五字,示舊刻有墨巴脫文。《函海》空一格他本連。〔壽破之。壽去〕依《李雄志》補五字。遂〔復〕保郡「獨」為晉。按,牂柯治故且蘭,近晉湘州。故恕易進退。舊脫五字後,被傳寫者改竄,紊亂。就文理言,獨當為復字訛,並在遂下。官至撫夷中郎將、寧州刺史、冠軍〔將軍〕。舊脫「將軍」字,是寫校疏忽。「是歲,咸和八年也。」上已記「咸和八年」,此七字當衍。

  七

  牂柯郡,漢武帝元鼎「二」〔六〕年開。《前漢‧地理志》作「元鼎六年開」。本書《蜀志》作「元封元年分犍為置牂柯郡」即元鼎六之次年。蓋因伐南越開牂柯,次年乃置郡。廖本注云「二當作六。」茲逕改。屬縣,漢十七,戶「六」〔二〕萬。《前漢志》戶二萬四千二百一十九。舉成數當為二萬。此作六者,蓋傳鈔中與「元鼎六」字互易。茲並訂正。及晉,縣四,廖本注云「當作八」戶五千。《晉書‧地理志》牂柯郡「縣八,戶一千二百」。據《太康簿》也。此係用尹奉降蜀時簿。時蜀民南流者多,故四縣戶增。去洛五千六百一十里。郡上值天井,故多雨潦。張、吳、何、王、浙本皆作獠,意屬下句。非是。《說文》潦,「雨大貌」。牂柯郡民族複雜,不可以僚族一種代表之。下所指亦非獠俗特點。故當從劉、錢、《函》、廖本作潦字。俗好鬼巫,多禁忌。「畬」〔●〕舊皆作畬、《說文》「三歲治田也。」與此文義不合。字當從佘,詩車切。音奢。《集韻》「火種也」。謂燒山而種,今云「火地」。山為田。無蠶桑。頗尚學書。少威「棱」〔儀〕。錢本作儀,是。多懦怯。寡畜產,雖有僮僕,方諸郡為貧。王莽更名牂柯曰同亭。郡不服。會公孫述「時」〔據〕各本作時。廖本注云:「當作據。李依《後漢書》誤改耳。」茲逕改。「三」〔巴〕蜀,舊皆作「三蜀。」述所據兼巴、蜀、漢中。不只三蜀。三當是巴字訛。廖注:「句絕。」大姓龍、傅、尹、董氏與功曹謝暹保郡,聞「漢」漢字衍。世祖在河北,光武于更始三年稱帝于河北,世祖是廟謚,追記得用之。乃遠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貢漢朝。世祖嘉之,號為義郎。明、章之世,毋斂人尹珍,字道真,以生遐裔,未漸庠序,乃遠從汝南許叔重受五經。又師事應世叔學圖緯,通三材。劉本作才。還以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珍以經術選用,歷尚書丞、郎,荊州刺史。「而世叔為司隸校尉。師生並顯。」此十二字,當是後人批注語,傳寫者誤入正文。非牂柯事也。平夷傅「保」〔寶〕,元豐亦作保,錢本作寶,是。夜郎尹貢,亦有名德,歷尚書郎、長安令,巴郡太守、彭城相,傅寶字紀圖,巴郡太守,見《士女目錄》。尹貢無攷,應是官彭城相者。二人官職合敘,亦有前後。則先作尚書郎是寶,作長安令是貢。號南州人士。郡特多阻險,錢本作嶮。有延江、霧赤、煎水為池衛。少有亂,惟朱褒見誅。其郡守垂功名者,前有吳霸、陳立,後有漢中張亮則、廣漢劉寵、犍為費詩、巴西馬忠,皆著勳烈。晉元帝世,太守建寧孟才以驕暴無恩,郡民王清、范朗元豐本作郎。吳、何本作期。逐出之。逐,劉本作遂。刺史王遜怒,分鄨半廖本注云,「當作平。下當有夷字」。今按:「鄨半」者,當時習慣表示延江流域北部地區之稱。晉牂柯郡八縣。夜郎、談指屬盤江流域,餘六縣屬延江流域。鄨與平夷二縣在延江北,餘四縣在延江南。時人謂延江以北為鄨半也。分夜郎郡不言縣名,則此亦不當舉鄨與平夷。如舉縣名則當先郡治平夷,不當先鄨。故知廖本注非也。為平夷郡,夜郎以南為夜郎郡。此下廖本注云:「當有但字。」茲依《漢中郡》例,補「郡但」二字。〔郡但〕四縣。

  萬壽縣郡治。有萬壽山。沮,廖本注云「當衍」,非。此地名。說在注釋。本有鹽井,漢末時,夷民共詛盟不開。今三郡皆無鹽。

  且蘭縣〔音沮。〕舊各本有此二字。廖本刪去,注云「舊校云音沮。」以為是小注誤入正文。茲仍舊本。漢曰故且蘭。有柱蒲錢寫本訛作蘭。關「也」。〔有赤霧、煎水,入沅。〕《前漢志》,故且蘭有沅水。《後漢志》注引《地道記》曰:「有沈水。」王先謙校《水經注》說,沈當作沅,是也。上文有「霧赤、煎水為池衛」,考在縣境,故補。

  廣談縣此下張、吳、何、王、浙本連「毋歛」,不空。

  毋斂縣有剛「火」〔水〕也。廖本注云:「火當作水,見《漢書‧地理志》。」茲逕改。劉、李本存上也字,刪此也字。茲存此也字,刪上也字。

  平夷郡,晉元帝顧廣圻校本于眉上批「愍,癸酉」三字。意謂當作「愍帝。」茲不改。建興李本作武,他各本作興,廖本注云「當作武」,茲不改。元年置。《水經注》亦作建興元年,則《常志》固作建興。建興雖愍帝年號,時元帝已以瑯邪王加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鎮建業。寧州王遜依怙之,與元帝同用建興年號,晉南方州晉皆只知元帝,不知愍帝,故《常志》從李釗諸人語如此,非錯謬也。屬縣二。戶千。李、吳、何、王本倒作「千戶。」下同。〔去建康,水,一萬三千里。〕用《宋書‧州郡志》補。

  平夷縣郡治。有●津,安樂水。山出茶、蜜。

  鄨縣故犍為郡城也。不狼山,出鄨水,入「沅」〔延〕。《前漢志》宋槧已訛作沅,《常志》本作延,後人謬從誤本《漢志》改作沅也,茲改還作延。又錢寫本此下有水字。有野生薜,可食。大姓王氏。

  夜郎郡,〔故〕夜郎國也。各舊本脫故字,當補。屬縣二。戶千。〔去建康,水,一萬三千里。〕依《宋書‧州郡志》補。

  夜郎縣郡治。有遯水,通「廣」鬱林。廖本注云:「《後漢書‧夜郎傳》注引無廣字。」茲逕刪。有竹王三郎祠,甚有靈響也。張、吳、何、王、浙本無也字,他各本有,當衍。

  談指縣〔出丹。〕用《後漢志》文補二字。〔不津江,有瘴氣。〕用《後漢‧郡國志》劉昭注引《南中志》文補。張、吳、何、王、浙本有小注云:「《漢書》談指縣出丹。」脫後字也。《函海》本亦有小注云:「《後漢志》引此有「有不津江江有瘴氣」八字。」意謂劉昭所引是常氏此篇。顧廣圻校批云:「彼注所引《南中志》當另是一書。」意指是譙周《南中志》或魏完《南中志》。然常氏此書亦多有引自舊有典籍,如譙周之《南中志》處,劉昭所引《南中志》縱非出于常氏,亦可用以補常氏所闕也。

  八

  晉寧郡,本「益州」〔滇國〕也。舊作「益州。」審下文,當是「滇國」二字,傳抄者妄改之。元鼎初〔置吏,分〕屬柯、越嶲。舊有脫,不成文理。審係初未置郡,但以滇王與其屬邑置吏分屬二郡,補三字。「漢武帝」元封二年,叟反,上元鼎未舉帝稱,柯郡已言「漢武帝元鼎」也。此句自不當更贅「漢武帝」三字。應是淺人旁注,被誤入正文。故刪。《後漢書‧光武紀》建武十九年注引此文有武帝字,亦注引時加,非常文所固有。又其叟下有夷字,亦注引時衍也。遣將軍郭昌討平之。因開為郡,治滇池上,號曰益州。時尚未置十三部刺史。元鼎五年初置部刺史、改梁曰益,遂同郡名。漢屬縣二十四,戶二十萬。唐百川校本塗去十,並箋云:「《班志》戶二萬九千。」今按《班志》:「戶八萬一千四百九十六。」《續漢志》:「戶二萬九千三十六。」唐誤。又《班志》所記,為元始二年簿。此云二十萬,蓋據元封開郡時賬。因昭帝時益州夷亂用兵,多所屠戮,故戶口轉少。後漢又屢亂,故更轉少也。晉縣七,戶萬。去洛五千六百里。《續漢志》同。《宋書‧州郡志》云:「去建康,水,一萬三千七百里。」多于平夷七百里,從江道海道不同。「司馬相如」韓說初開,得牛、馬、羊屬三十萬。舊本皆有「司馬相如」四字,查《相如傳》,人死於元封前,亦未嘗入滇。常氏上文,固言「相如持節開越嶲,按道侯韓說開益州。」明此四字係淺人妄為傅益。非常文所有。漢乃募、徙死罪及奸豪實之。郡土大平敞,原田。句。疑原上有「美好」字。多長松皋。疑當倒作「皋多長松」。有鸚鵡、孔雀、鹽池、田、漁之饒,金、銀、畜產之富。俗奢豪,難撫御,惟文齊、王阜、景毅、李顒及南郡董和為之防檢,後遂為善。蜀建興三年,丞相亮之南征,以郡民字當作人。李恢為字當作領。時恢仍為庲降都督,兼領郡。太守,改曰建寧,治味縣。寧州「別」建,〔分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舊作「寧州別建為益州郡」。茲依《晉書‧地理志》補五字,並移別字在下,以通文意。後太守李,《南中總序》作「李易」。恢孫也,與〔梁水〕「前」太守《總序》作梁水太守董慬,劉李本作僅。建「興」〔寧〕錢本作寧,是。爨量共叛。《晉書‧明帝紀》作「梁州(水)太守爨亮、益州太守李,以興古叛,降於李雄。」寧州刺史王遜此下當有「討平之」字。表改益州為晉寧郡。

  滇池縣郡治,故滇「國」〔邑〕也。舊傳寫訛邑為國,並改上文滇國為益州,茲並改正。有澤水,「週」〔周〕錢本作周,是。迴錢寫作圍。二百〔餘〕里。《史記‧西南夷傳》:「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班史》刪去地字,承池字云「方三百里」。《後漢‧郡國志》注引《南中志》云「池周二百五十里。」《范史‧滇傳》云:「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經注》卷三十六云「周三百里許」,顧廣圻校本據改二字作三。今按:古人惟目測,不能定准。近世實測滇池周岸回曲二百二十四公里,即約四百五十里。《范史》實用《常志》文。舊本蓋脫餘字。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漢書‧西南夷傳》注引作「澤下流淺狹,狀如倒池,故曰滇池。」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初學記》二十九,《太平御覽》八百九十七,並引作「神馬四匹出滇池河中。」當是參用他書別文所衍。或交焉,《藝文類聚》引作「與家馬交」。即生駿駒。劉、李本與上焉字均作馬。錢、《函》本此亦作馬。俗稱之曰「滇池駒」,日行五百里。〔有黑〕水神祠「祀」。原有脫、衍。廖本注云:「當有「有黑」二字,見《漢書‧地理志》。」顧觀光校勘本云:「祠下衍祀字,並依《漢志》刪。」亦有溫泉,如越嶲溫水。又有白蝟山,山無石,惟有此二字,《御覽》引作「而多」。蝟也。

  同勞縣〔漢舊縣。〕

  同安縣

  連然縣有鹽泉,南中共仰之。

  建伶劉、錢、《函》本作令。縣

  毋單縣〔漢舊縣,屬柯郡。建興中度。〕據《水經注》。〔有丹。〕

  秦臧縣〔漢舊。〕

  九

  建寧郡治,故庲降都督屯也,南人謂之「屯下」。屬縣晉〔初十七〕,晉字下舊有脫亂。茲依《晉書‧地理志》補三字。「太安二年」四字是後人側注于「益州」者,再傳鈔者誤入正文。平樂郡分出在建興元年,非在太安。分「為」〔置〕益州、平樂二郡〔后〕,「合」縣十三。舊鈔妄有衍奪,後人未校,改置作為,改後作合以適誤文。宋刻更緣誤文改字,遂益謬亂。明人寫本每以後作后,宋刻因形似合而謬改也。戶萬。去洛五千六百三十九里。有五部都尉,四姓及霍家部曲。

  味縣郡治。《函海》注云:「按曹學佺《名勝志》引此作夷叟。」有明月社,夷、晉不奉官,則官與共盟於此社也。

  「牧」〔升〕麻縣廖本升字作牧。山出好升麻。有塗水。張佳胤注云:「按《漢書》為「收靡」。李奇曰:靡音麻。《晉書》建寧郡有牧麻。」吳、何、王、浙本並有此小注。

  同樂縣大姓爨舊各刻本作。氏。

  穀昌縣漢武帝將軍郭昌討夷,平之;因名郭昌,以威夷。孝章時改為穀昌也。

  同瀨縣《漢書》作「銅瀨」。古同、銅字通。〔談虜山迷水所出,東至談入溫水。〕依《漢書‧地理志》補。劉昭《續漢志注》引《地道記》作「銅虜山,米水所出。」前後錄音字異也。所引為《元康地道記》即《隋書‧經籍志》所云《元康三年地記》。張嘉胤引此文作《漢書地道記》。而函海小注引何本,又誤米水為采水,並有訛誤。《水經注》亦作迷水。

  雙柏縣〔出銀。〕用《後漢‧郡國志》文補。

  存縣雍闓反,結壘於縣山,繫馬宋刻與錢寫本、張、吳、何、王本作「柳。」《函》、廖本作「」。,繫馬柱,見《先主志》。柱生成林;今夷言「無雍梁〔林。」梁,夷〕言馬也。舊各本俱脫林梁夷三字。茲依《水經注》引補。顧觀光校本依《太平御覽》引作「今夷言無梁林。無梁,夷言馬也。」蓋衍後無字。

  昆澤縣〔有溫水。〕依《水經注》補。

  漏江縣〔有漏江。〕依《水經注》文補。九十里出蠙口。《水經注》作蝮口。

  談槁《後漢志》作稿,從禾。劉、錢、《函》本作豪,訛。縣有濮獠。《函海》本脫縣字,有小注云:「何本作●。前後漢、晉書並作槁。」

  伶丘張、吳、何、王、浙本作泠丘。《晉書‧地理志》作冷丘。縣主獠。

  脩雲縣

  「新定」〔俞元〕縣舊作新定縣。廖本注云「當作俞元縣」茲逕改。〔在河中洲上。〕據《郡國志注》引文補。《水經注》云:「縣治龍池洲。」〔南池〕《前漢志》云:「池在南。」《水經注》逕稱「南池」。〔橋水所出,東至毋單入溫水。懷山出銅。〕據《前漢志》補此十七字。懷山,《後漢志》作裝山。當是字本作褱,傳寫訛作裝。

  平樂郡,元帝建興元年,顧廣圻校稿改元帝為愍帝。廖本注興字「當作武」,並無取。元帝睿於懷帝初以瑯邪王鎮建業。懷帝被擄,中原無君,睿仍稱永嘉六年。踰年懷帝已死,愍帝以秦王承稱晉帝,建元建興。睿亦用建興年號,于勢實不相屬。在江左人視之,自是元帝之建興也。平樂郡是刺史王遜析置,正建興初,亦非建武。刺史〔王遜〕割建寧〔之〕此與王遜二字,並依廖本注補。原無說明。考當是。新定、興遷二縣,顧廣圻校云:「建寧有新定,無興遷。」今按:興遷,永嘉中因僑民立也。說在註釋。新立平樂、三沮二縣,合四縣為「一」郡。郡上顧廣圻校稿及廖本俱添有「一」字。無取。後太守建寧董霸叛降李雄,郡縣遂省。寧州北屬,雄復為郡,以朱提李壯為太守。此下,劉、張、吳、何、王本逕接朱提郡。錢、《函》、廖本提行。顧廣圻校稿云:「平樂四縣全脫去。」廖本注云:「此下脫文未詳。」茲補四縣名。並考。

  〔新定縣郡治。有大澤。〕用草海意補。

  〔興遷縣〕

  〔平樂縣〕

  〔三沮縣〕

  十

  朱提郡,本犍為南部,孝武帝元封二年置,屬縣四。建武後,省為犍為屬國。至建安二十年,鄧方為都尉,先主因易名太守。屬縣五,戶八千。去洛五千三百里。先有梓潼文齊,初為屬國。穿龍池溉稻田,為民興利,「亦」〔民〕舊各本脫民字。當有。亦字可省。為立祠。大姓朱、魯、雷、興、仇、遞、高、李,亦有部曲。其民好學,〔地〕濱犍為,號多士人,為寧州冠冕。

  朱提縣郡治。〔山出好銀。〕依兩漢《地志》及《食貨志》補。

  堂何、王本作螳。螂漢志作琅。縣因山名也。出銀、鉛、白銅、〔銅〕、雜藥。有堂螂附子。唐百川校箋云「螂當作狼。」謂《晉志》、《宋志》並作狼也。今按:地名譯自夷語者,但存其語音,無定字。金石文字作「堂琅」者多。

  南秦縣自僰道、南廣,有八亭,道通平夷。

  漢陽縣有漢水,入張、吳、何、王本無入字。延江。

  南昌縣故都督治。有鄧安遠城也。

  南廣郡,蜀延熙中置,以蜀郡常竺為太守。蜀朝召竺,入為侍中,巴西令狐衷代之。此下,錢、《函》、廖本有空格。建武「九」〔元〕各本皆作九,茲從李本。年省。按惠帝、元帝皆曾改元建武亦各只一年。舊各本皆作九年。獨李本作元年而無說。廖本九下注云「當有誤」,亦無說。楊守敬《三國郡縣表攷證》云:「當是泰始九年省」,蓋謂「建」當作「晉」,晉武帝即位之九年即泰始九年,於文帝字可省也。《晉書》錄《泰康地志》朱提郡五縣中有南廣,別無南廣郡。是泰康時已省郡存縣之證。然,常氏降江左後,悉改其書中蜀年號從晉,對核審慎,無舍年號而稱晉武之例。泰始九年猶未平吳,於蜀事多仍舊慣,無省郡之必要。惟惠帝建武元年(三0四)李雄入成都,羅尚敗屯巴郡,蜀民大流徙,南廣淪沒,乃有省郡可能。是作建武元年省者是。楊說與作建武九年者皆非也。元帝世,刺史王遜移朱提〔郡〕治「郡」南廣。舊各本郡治二字倒。茲改正。太守李釗數破雄,殺「賊」〔其〕大將樂初。常氏不稱雄軍為賊。當是原文作其,傳寫訛。後刺史尹奉卻郡還舊治。及雄定寧州,復置郡,以興古太守朱提李播為太守。屬縣四。戶千。自僰道至朱提,有水、步李本作部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險難行。步道度錢、《函》本作渡。他各本作度。三津,亦艱阻。故行人為語曰:「猶顧廣圻校稿依《水經注》三十六改作楢。溪、赤木,盤蛇七曲。盤羊、烏櫳,氣與天通。看都濩「訿」〔泚〕,據錢寫本改。住柱呼錢、《函》二本作乎。訛。尹。元豐本作伊。他各本同《水經注》作尹。庲降賈子,左儋七里。」又有牛叩頭,馬搏《函海》注云:「李本誤摶。脫一頰字。」廖本亦云「脫一頰字,見《水經注》」茲逕補。〔頰〕阪。其險如此。土地無稻田、蠶桑,多蛇、蛭、虎、狼。俗妖巫,〔惑〕「惑」字廖本無,據錢本等補。禁忌,多神祠。

  南廣縣郡治。漢武帝太初元年置。有鹽官。

  臨何本作鹽。利縣〔有土鹽。〕

  常遷縣

  新興縣

  十一

  永昌郡,古哀牢國。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婦人,名曰沙「壼」〔壺〕,錢、劉、李本作壺。音胡。他明清刻本作壼,音閫。今本《後漢書》作壹。顧廣圻校云「《水經注》卅七作臺」,所據朱、趙本也。官本亦作壹。樊綽《蠻書》卷三:「貞元中,獻書于劍南節度使韋皋,自言本永昌沙壺之源也。」足見唐時傳說與古本《後漢書》俱作「沙壺」。今本《後漢書》作壹與《水經注》作臺皆字訛也。下文並正。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魚自給。忽於水中觸此下廖本多一有字。「有」一沈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為龍,出謂沙「壼」〔壺〕曰:「若劉、李、廖三本作若。他明清本同《後漢書》作君。為我生子,今在乎?」而九子驚走。惟一小子不能去,「陪」〔倍〕龍坐。舊各本皆作陪龍坐。《後漢書》、《水經注》字皆作背。倍與背古義通。小子畏見龍而不能去,故背龍而坐。龍就之相親,則非陪龍坐也。應是舊寫訛倍為陪,刻本沿訛。下兩陪字同。龍就而舐之。沙「壼」〔壺〕與《後漢書》作鳥,廖本注云「當作鳥」謂夷語也。言語,以龍與陪坐,當作「與龍倍坐」。舊刻緣訛陪字而倒。因名曰元隆,《後漢書》、《水經注》並作「九隆。」廖本注云「當作九」。茲不取。猶漢言「陪」〔倍〕坐也。謂龍謂沙壺,笑其子倍坐,因以元隆為名。沙「壼」〔壺〕將元隆居龍山下。元「龍」〔隆〕廖本誤隆為龍,據劉本改。長大,才武。後九兄曰:「元隆能當作翕。與龍言,而黠,有智,天「之」〔所〕所,廖本作「之」。據劉本改。貴也。」共推以為王。當作長。時哀牢山下,復有一夫一婦產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皆象之:衣後著十尾,臂、脛刻紋。元隆死,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阻深,生民以來,未嘗通中國也。南中昆明祖之,昆明上,當有嶲字。故諸葛亮為其國譜也。此句,疑是後人贅入。亮未嘗至永昌,不能為之譜。後人有哀牢圖,託于亮也。孝武時,通博南山,度蘭「倉」〔滄〕廖本依《後漢書》改作倉。下同。水、「耆」●元豐本與廖本作耆。溪,置嶲唐、不韋二縣。徙南越相呂嘉子孫宗族實之,因名不韋,以彰其先人〔之〕惡。依劉昭《郡國志》注引文補之字,並斷句。行人歌之曰:「漢德廣,開不賓。渡當作度。博南,越蘭津。渡蘭「倉」〔滄〕。為他人。」渡蘭「倉」〔滄〕水以取哀牢地。哀牢轉衰。至世祖建武二十三年,王扈栗舊本有小注云:「《後漢》作賢栗。」遣兵乘箄船劉、李、《函海》本作舡。南攻鹿茤。鹿茤民弱小,將為所擒,會天大震雷,疾風暴雨,水為逆流,箄船沈沒,溺死者數千人。後扈栗復遣六王攻鹿茤。鹿茤王迎戰,大破哀牢軍,殺其六王。哀牢人埋六王,夜,虎掘而食之。哀牢人驚怖,引去。扈栗懼,謂耆老曰:「哀牢略徼,自古以來,初不如此。今攻鹿茤,輒被天誅。中國有受命之王乎?是何天祐之明也!漢威甚神。」即遣使詣越嶲太守,願率種人歸義奉貢。世祖納之,以為西部屬國。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鼻〕舊作「穿胸」,依《後漢書‧哀牢傳》改。「襜」〔儋〕廖本作襜。耳種,閩、越濮,鳩獠。其渠帥皆曰王。孝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柳」〔抑〕狼《後漢書》作柳貌。廖本改作柳狼。遣子奉獻。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鄭純為太守。屬縣八。戶六萬。去洛六千九百里。寧州之極西南也。有閩濮、鳩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土地沃腴,〔宜五穀。出銅、錫、〕六字原落在後。茲移還。出字下綰十五種土產。黃金、光珠、虎魄、翡翠、孔雀、犀、象、蠶、桑、綿、絹、采帛、文繡。又有貊獸,食鐵;猩猩獸,能言,其血可以染朱罽。有大竹,名濮竹,節相去一「丈」〔尺〕,舊各本與《後漢書》俱作丈。場終《哀牢傳》本作尺,見《康熙字典》引。常氏用楊終文,不當作丈。應是《范史》夸言之。舊刻又依《范史》改耳。受一斛許。斛亦當是字之訛。有錢、《函》二本作其。梧廖本小注云當衍。桐廖本小注云:「當作橦。下同。蜀都賦曰,布有橦花也。李依《後漢書》誤改也。」茲仍舊本。木,其華舊皆作花,廖本作華。柔如絲,民績以為布,幅廣五尺以還,張、吳、何、王本無以還二字,張佳胤妄刪也。浙本剜補。潔白不受污,俗名曰「桐華布」,此華字各本同。以覆亡人,然後服之,及張、吳、何、王、浙本作乃。賣與人。有「闌」〔蘭〕廖本作闌。干細布,蘭廖本此字仍作蘭。干獠言紵字當作苧。也,織成,文如綾錦。又有罽、旄、帛、疊、水精靃、琉璃、軻蟲、蚌劉、李作●。珠。「宜五穀,出銅錫」吳、何、王、浙本重出字。《函海》注云:「本作山出。」非。太守著名績者,自鄭純後,有蜀郡張化、常員,巴郡沈稚、黎彪,然顯者猶鮮。章武初,郡無太守,值諸郡叛亂,功曹呂凱奉郡丞蜀郡王伉保境此下宋明刻本及《函海》、廖本並空格。茲連下文「六年」為句。自章武初至建新三年丞相亮南征,正六年也。章武無六年。六年。丞相亮南征,高其義,表曰:「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依《三國志‧呂凱傳》補。乃爾。」以凱為雲南太守,伉為永昌太守,皆封亭侯。李恢遷濮民數千落於雲南、元豐本雲南字皆作云。建寧界,以實二郡。凱子祥,太康中獻光珠五百斤,錢寫作觔。還臨本郡,遷南夷校尉。祥子,失名,錢寫本空一格。裴注引《蜀世譜》亦失名。元康末為永昌太守。值南夷作亂,閩濮反,乃南移永壽,去故郡千里,遂與州隔絕。呂氏世官領郡,於今三世矣。大姓陳、趙、〔謝〕、楊氏。廖本脫謝姓一字,他各本有。

  不韋縣故郡治。〔出鐵。〕依《後漢志》補。

  比蘇縣〔有鹽。〕依《後漢‧哀牢傳》「課鹽文」補。

  哀牢縣〔故哀牢王邑。〕依《後漢志》補。原作「故牢王國。」

  永壽縣今郡治

  嶲唐縣〔故益州西部都尉治。〕據《後漢志》注引《古今注》補。有周水,周,《函海》注云「李本作嶲,《後漢志》注引作同水。」《前漢志》固作周水。從徼外來。

  雍鄉縣

  南里元豐本與廖本作涪。縣有翡翠、孔雀。

  博南縣〔西〕山張佳胤依《後漢志注》引文補西字。吳、何、王、浙本並有。他各本無之。高四十里,《後漢書》李賢注,劉昭《郡國志》注並引《華陽國志》作三十里。元豐本四字寫作。顧觀光校本逕改作三十里。越之,得蘭滄水。有金沙,以「火」〔水洗取〕,舊各本俱訛水為火,脫洗取字。廖本依《續漢志》注指出。茲逕改。融之,為黃金。劉昭注引無之字。有光珠穴,出光珠。此下顧觀光校本云:「《御覽》八百三引,「珠有黃珠、白珠、青珠、碧珠」,蓋此處有缺文。」有虎魄,能吸芥。又有珊瑚。

  十二

  雲南郡,蜀建興三年置,屬縣七。〔晉縣九。〕增雲平、永寧二縣見《晉志》。據補。〔分置河陽郡後,縣五。〕依下文補八字。戶萬。去洛六千三百四十三里。本雲元豐本作云。「川」〔山〕地。舊寫刻本皆作雲川。《水經注》卷三十三作「本雲山縣地」。朱箋云「《華陽國志》作川。」趙一清本逕改作川。然《方輿紀要》引《水經注》,字亦作山。據此,知酈氏原引《常志》不誤。今作川者為後人鈔寫之訛。雲山謂今之雞腳山也,漢雲南縣因以為名,原稱雲山縣也。有熊李本作點。倉山,上有神鹿,一身兩頭,食毒草。有上方、下方夷。亦出〔桐〕華布原脫桐字,據上文補。廖本注「當有橦字」。孔雀常以二字當作六。月來翔,月餘而去。土地有稻田、蓄牧,但不蠶桑。

  雲南縣郡治。〔咸寧五年,分置雲平縣,〕據《宋志》補。〔為刺史治。〕依《晉志》補。〔後省併。〕據《宋志》補。

  葉《函海》注云「《後漢志》注、《晉書》作楪。」榆縣〔葉榆澤在東,〕用《前漢志》文補。有河洲。疑原作「在河洲上」,如河陽縣例。傳鈔者緣下三縣文,改作有河洲也。

  遂久縣有繩水「也」。此下錢、《函》、廖本有也字,當衍。張、吳、何、王、浙本並有小注云:「按,《廣志》曰有縹碧石,有綠碧。」蓋張嘉胤語。

  弄張、吳、何、王本同《後漢志》作梇。棟縣有無血水。「水出連山」。此四字,錢寫本作小註。李本作注,在書頭。元豐、張、吳、何、王、浙、廖本作大字正文。按《前漢志》「東農山,毋血水出。」《後漢志註》引《地道記》云「連山無血水所出。」是此四字為後人用《地道記》旁注語也。

  蜻《兩漢書》、《晉書》、《宋書》、《齊書》各志作青。蛉縣有鹽官、濮水。《前漢志》作僕水。〔禺〕同「出」山,《前漢志》「則禺同山」《後漢志》作「禺同山。」舊各本《常志》作同出山。廖本注云「當作出禺同三字」意連濮水為句,山字下屬。查僕水不出禺同山。舊脫禺衍出字耳。有碧雞、金馬,光影劉李本作景。錢寫作彩。倏忽,民多見之;有山神。漢宣帝遣諫議大夫蜀郡王褒祭之,欲致雞、馬。褒道病卒,故不宣著。

  其縣二別為郡。「縣二」,謂蜀漢七縣中河陽、姑復二縣也。

  河陽郡,刺史王遜分雲南置。屬張、吳、何、王本訛作蜀。縣四。戶千。顧廣圻校批云「脫屬縣三。」茲查補。

  河陽縣郡治。在河中源洲上「也」。洲,張、吳、何、王本作州。也字,錢、《函》、廖本有,他各本無。《函海》小注云「原無也字」,當衍。

  〔姑復縣〕依《晉志》補。〔有鹽池澤。〕用《前漢志》文補。依《後漢志注》易鹽字。〔本姑繒夷邑也。〕意補。說在注釋。

  〔永寧縣〕依《晉志》補。

  〔邪龍縣〕依《晉志》補。

  十三

  梁水郡,刺史王遜分〔興古〕置。「在興古之盤南」。《南中志總序》言爨量「保興古盤南」。謂興古郡盤江之南。本書興古七縣,自漢興與勝休外,五縣皆在盤南。梁水郡在興古西,非在興古之盤南也。此六字,當是舊之讀者謬緣《總序》所加之旁注,被寫入正文。當刪。又,此下廖本注云「當有脫」,是矣。按常氏文例,新郡敘列舊郡之後。獨此郡自興古分出而敘在興古之前。且興古原自牂柯益州分置,乃不敘列牂柯晉寧郡後,而敘于永昌、雲南郡後。此必由于李氏置交州,州治梁水,領三郡,故常氏如此敘列。推此下文,必脫有置省交州事。或《李蜀書》所有,常於入江左後刪去之,遂並刪縣、戶、與去洛道里。茲按書例所當有,攷訂補還。〔屬縣七。〕原只存三縣,茲依《宋書‧州郡志》攷補為七。〔戶三千。〕依《晉志》與《宋志》合推。說在註釋。〔去洛七千里。〕依鄰郡去洛道里推訂。〔大興中,爨量保盤南以應李雄。梁水太守董慬附之。雄遣李驤援量。敗還。咸和八年,再遣李壽取寧州。因以量據地置交州。爨深為刺史,治梁水。咸康中,蜀有內難,晉取蜀交州。殘存只數縣。李壽即位,省交州,仍為郡。〕依本書文意綴補。

  梁水縣郡治。有振山,出銅。

  賁古縣山出銀、廖本無銀字,他本有。銅、鉛、「鐵」〔錫〕。山字上,張、吳、何、王本有采字。浙本剜空。按《班志》:「北,采山出錫。西,羊山出銀、鉛。南,烏山出錫。」《續志》「采山出銅、錫。」未及羊山,烏山。非二山已無礦也。《常志》通諸山言之,故無采字。張嘉胤依《續志》加采字,非矣。又鐵非珍貴產品,在南中例不稱舉。此區產錫極富,著于《兩漢志》,迄今猶有「錫都」之目。《常志》不能無錫。錫、鐵音易混,當是傳鈔音訛。茲逕改。

  西隨縣張、吳、何、王、浙本有小注云:「按《地道記》曰:麋水,西受徼外,至麋泠入斷龍谿。」援《續志》注語。實則《班志》舊文,應劭引之耳。又《班志》與《續志》注皆作「尚龍谿」,張引作「斷龍谿」,亦誤。

  〔毋棳縣〕《宋書‧州郡志》云「劉氏改曰西豐。晉武帝太始五年復為毋棳。」則兩晉世固當有也。茲據以補。

  〔進乘縣〕《前漢志》作進桑,屬牂柯郡。云「南部都尉治。有關」。《續志》與《晉志》、《宋志》並作進乘。宋屬梁水郡。茲據以補。下二縣同。

  〔新豐縣〕

  〔建安縣〕

  興古郡,建興三年置,屬縣十一。〔分置梁水、西平郡後,縣七。〕《晉志》興古郡十一縣。見於《漢志》者十縣。漢興一縣亦當是蜀新立。晉置梁水、西平二郡,割去四縣,只存七縣,如《常志》。戶四萬,為七縣數。故補。戶四萬。去洛五千八百九十里。多「鳩」獠、濮。鳩獠,特多在永昌。興古不當有,更何能多?《常志》恆泛稱越僚為獠,越濮為濮。惟永昌特稱閩濮、鳩獠,明其非一般越獠與濮也。此鳩字,應是傳寫者緣永昌郡文而衍。茲刪正。特有瘴氣。自梁水、興古、西平三郡少穀,有桄榔木,可以作,以牛酥酪食之,人民資以為糧。欲取其木,先當祠祀。

  〔宛〕溫縣舊脫宛字,廖本已補。郡治。元鼎二字當作六。年置。〔有盤江。〕據《續漢志》注引《地道記》補。

  律高縣西有石空廖本注云「當作室」。山,出錫。東南有李本作盤。張、吳、何、王本作。劉、錢、《函》本同《漢志》作「」。顏注「音呼鶪反」。町山,出錫。《兩漢志》並作「出銀鉛」。廖本注云:「當作銀、鉛。」茲不改,說在註。

  鐔封縣有溫水。

  句町縣故句町王國「名」也。名字當衍。或是邑字訛。亦當刪。其置,自濮王。姓毋。漢時受封迄今。

  漢興縣

  勝《宋志》作騰。休縣有河水「也」。劉李本無也字。張、吳、何、王本有小註二十三字,與《續漢志》註同。蓋張嘉胤所加。注釋更引訂。

  都唐縣舊各本倒作唐都縣。茲依廖本改。《晉志》作。故名都夢縣。此處,舊刻訛作「雲夢縣」。茲從廖本改。

  西平郡,刺史王遜時,爨量保盤南,遜出軍攻討,不能克。「巳」〔及〕廖本作巳,據錢本改。遜薨後,寇掠州下,吏民患之。刺史尹奉,重募徼外夷,刺殺量,而誘降李。盤南平,奉以功進安西將軍,封「前」〔遷〕陵伯;舊本皆作遷陵伯。元豐本遷作前,廖本從訛。乃割興古「雲南」之盤錢、《函》二本作。江、來如、吳、何本作南如。南零三縣〔合漏臥〕為郡。舊刻誤衍「雲南」二字,脫「合漏臥」三字。又全脫屬縣。茲攷訂補正。

  〔漏臥縣郡治〕攷補說明在註。

  〔盤江縣〕

  〔來如縣〕

  〔南零縣〕

  右寧州,統郡十四,縣六十八。當云「七十六縣」。舊傳寫者各就所據本脫去數改變其總數也。

  十四

  咸熙元年,吳交趾郡吏呂興殺太守孫靖,《晉書‧陶璜傳》作「孫諝」。內附魏。魏拜興安南將軍。時南中監軍霍弋,表遣建寧爨谷為交趾太守,率牙《函海》作衙。門將「軍」舊本衍。建寧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熊、《晉書》作能。下同。李松、王素《晉書》作業。等,領部曲以「討」〔援〕舊本作討,訛。當作援。之。谷未至,興已為功曹李統所殺。泰始元年,谷等逕至郡,撫和初附。無幾,谷卒。晉更用馬忠子融代谷。融卒。遣犍為楊稷代之,加綏遠將軍。又進諸牙門皆雜號將軍,封「吳」侯。舊本皆倒吳字在上。〔吳〕交州刺史劉峻、《晉書》作俊。大都督脩則領軍,〔前後〕依《通鑑》引文補。三攻稷,皆為稷所敗。鬱林、九真皆附稷。稷表遣將軍毛炅、董元等攻合浦。戰於古城,大破吳軍,殺峻、則。稷因表炅為鬱林太守,元為九真太守。元病亡,更以益州王素代之。數攻交州諸郡。泰始七年春,吳王孫皓遣大都督薛珝、交州刺史陶璜帥「二十萬」軍,興扶嚴惡夷,合十萬,伐交趾。合扶嚴夷軍,才十萬,則上文「二十萬」三字當衍。稷遣炅及將軍建寧孟岳等禦之。戰於封溪。眾寡不敵,炅等敗績。僅以身還交趾,固城自守。破敗之後,眾才劉、李、錢、《函》本作裁。張、吳、何、王本作纔。廖本作才。千人;并新附可有四千;男女萬餘口。陶璜圍之。杜塞蹊徑。救援不至。雖班糧張、吳、何、王本作量。約食,猶不供繼。至秋七月,城中食盡,病、餓死者大半。交趾人廣野將軍王約,反應陶璜,以梯援外。吳人遂得入城。得稷等,皆囚之。即斬稷長史張登、將軍孟通及炅,并交趾人邵暉等二千餘人。受皓詔:傳稷秣陵。故梏何、王本作皓。別有翻本作致。稷及孟幹、爨熊、李松四人於吳。通四遠消息。按謂露布傳告四方。稷至合浦,發病歐血死。傳首秣陵。棄其屍喪於海。幹、松、熊至吳,將加斬刑;或說皓:「宥免幹等,可以勸邊將。」皓原之。欲徙付臨海郡。初,稷等私誓:不能死節,困辱虜手,若蒙未死,必當思求北歸。稷既路死,幹等恐北路轉遠,以吳人愛蜀側竹弓弩,言能作之。皓轉付部,為弓工。《晉書‧陶璜傳》作「留付作部」。作部,謂工藝官署。九年,幹自吳逃返洛陽。松、熊為皓所殺。初,晉武帝以稷為交州刺史,大封。此下疑脫拜字。半道,稷城陷;或傳降,故不錄。幹至,表狀,乃追贈交州刺史。封松、熊後嗣侯焉。

  古城之戰,毛炅手殺脩則。則子允隨陶璜。璜以炅壯勇,欲赦之。《函海》本作殺之。而允必「欲」求殺炅,炅亦不屈於璜。璜怒,乃裸身囚結面縛〔之〕,於文當有之字。劉本縛訛縳。呵曰:「晉兵賊!」炅亦烈聲呵曰:「吳狗!何等為賊?」吳人生割其腹。允割其肝,罵曰:「虜腹。」《三國志‧孫皓傳》注引《華陽國志》作:「允割其心肝。罵曰庸復作賊。」炅罵不斷曰:「尚欲斬汝孫皓,汝父何死狗也。」吳人斬之。武帝聞而矜哀,吳、何、王本同裴注引作哀矜。劉、張、錢、《函》、廖本作矜哀。即詔炅子襲爵。封諸子三人關內侯。九真太守王素,以交趾敗,與董元、牙門王承等欲還南中,為陶璜別將衛濮所獲。功曹李祚,見交趾民殘害,還,遂劉、李本作逐。率吏民保郡為晉。祚舅黎晃為吳將,攻伐祚,不下;數遣人解喻,〔欲〕降之。祚答曰:「舅自吳將。祚自晉臣。惟力是視矣。」邵暉子「允」胤,先為父使詣洛,拜奉車都尉。比還。暉敗亡。胤依祚固守。求救南中。南中遙為之援。〔踰時乃拔。〕依《晉書‧陶璜傳》補四字。〔南中〕諸姓,得世有部曲。弋遣之南征。因張、吳、何、王本作固。以功相承也。舊各本皆以「諸姓」上連「為之援」句。只廖本插注云「當有脫」茲補六字。完成結語,為一節。

  十五

  譔曰:《函海》作「讚曰」。南域處邛笮劉本作。五夷之表,不毛閩濮之鄉,固九服之外也;而能開土列郡,爰建方州,踰博南,越蘭滄,遠撫西垂,漢武之跡可謂大業。然,要荒之俗,不與華同,安邊撫遠,務在得才。故高祖思猛士作歌,孝文想頗、牧咨嗟。斯靜禦之將,信王者所詳擇《函海》作釋。也。馬、霍、王、尹,得失之際,足以觀矣。交趾雖異州部,事連南中,故并志焉。

  附一莊蹻入滇考(附路線圖)

  貴州莫與儔《莊蹻考》(其子莫友芝刻《先文貞公詩文集》,此篇在卷一)徵引淹博,論據允當。所持兩點,足為不刊之說:一,攷訂莊蹻是楚頃襄王時人;肯定《後漢書》文,以《史記》、《漢書》「威王時」說為非。二,論證莊蹻係溯江水,經鄨邑,西入夜郎;肯定《史記》文,以《後漢書》與《常志》溯沅水,牂牁繫船之說為非。惟於莊蹻如何自鄨進入夜郎與滇池部分,未能論述。茲撮舉其精闢處,並為補充說明如下:

  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七,已駁《史》《漢》「威王時」說,謂:「恐《史記》謬誤,班生因習便書。范曄所記,詳考,為正。」莫氏謂:「《漢書》注引《華陽國志》亦云「頃襄王時」。今本仍作「威王」,則亦誤本也。」又引《荀子‧議兵篇》、《商子‧弱民篇》、《韓詩外傳》四、《史記‧禮書》,皆有「唐昧死,莊蹻起而楚分」之文。謂《史記‧六國表》及《楚世家》並言唐昧死於楚懷王二十八年,即周赧王十四年。其後三年,頃襄王立。足知莊蹻為頃襄王時人。今按:顧觀光《華陽國志》校勘記亦辨作「威王」之非,謂:「《史記正義》,《藝文類聚》七十一,《北堂書鈔》百三十八,《太平御覽》百六十六,又七百七十一,並引作頃襄王,必《華陽國志》古本如此,後人依《史》、《漢》改耳。」蓋漢、魏、六朝、隋唐書籍,手相傳鈔者各數百千年,每多有轉據他書改所鈔書之失。即宋代刻本,亦多字謬,後世翻刻,改得其正者有之,反改從謬者亦不少。莊蹻事初傳自《史記》,馬遷用西南人傳說,誤為威王時人。班固遵之,譙周糾之。常璩多取周說,范曄多取常文,三家皆作「頃襄王」,宋刻尊重正史,于《史》、《漢》不改,於《常志》則用《史》、《漢》改之也。杜、莫、顧三人攷訂之功,漸臻緻密,同為不朽矣。

  既定莊蹻是頃襄王時入滇,則所取道為溯江溯沅,易辨識矣。茲先辨識頃襄王時,秦楚爭奪巴東鹽泉之形勢。

  按《史記》,秦滅巴、蜀,在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六,即楚懷王十三年。)楚亦乘之,盡取巴東鹽泉,包括枳以下沿江各邑。時蜀、漢中、巴西地區無鹽,仰給於楚。楚得藉為控制。故秦屢出大軍爭奪之。周赧王七年(前三0八),秦大舉浮江伐楚,取巴黔中。楚人猶堅守枳以東臨江、朐、巫山諸鹽泉。巫鹽為全楚所仰,守之最固,為扞關於瞿唐峽口。秦不能拔也,乃自巫之東面攻之。赧王十四年(前三0一即楚懷王二十八年。)秦合韓、魏、齊聯軍,敗楚將唐昧於重丘。莊蹻此時起為大盜,據地自擅。故《商君書》云:「唐蔑死於垂沙,莊蹻起,楚分為五。」(《荀子》云,「楚兵殆於垂沙,唐蔑死,莊蹻起,楚為三四」蔑即《史記》之唐昧;垂沙即重丘也,楚于是衰弱。其明年,秦取襄城。又明年,懷王入朝于秦,遂不反。又明年,頃襄王立,秦取楚十六城。至頃襄王十九年(前二八0),秦取楚漢北及上庸地。其明年,「秦拔鄢、西陵。」又明年(前二七八),秦「拔郢,燒夷陵。」頃襄王兵散,「王亡走陳。」(並《六國表》文。)夷陵入秦,巫雖為楚守,鹽道斷,楚人惶亂,故楚兵散走。故蘇代曰「楚得枳而亡」也。其明年(前二七七),秦蜀郡太守張若遂取巫及江南地,為黔中郡。(《六國表》云「秦拔我巫、黔中」。)別以鄢、郢地為南郡。白起以拔鄢郢功封武安君,楚國已亡矣。頃襄王隻身亡走於陳,乃忽能于其次年「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為郡,距秦」(《楚世家》文)者,蓋莊蹻等五分割據之民間武力,不甘服秦,且苦秦之扼其鹽食,故求得楚王於陳而共擁戴之,合力以奪沿江產鹽之地以反控秦。十五邑人民咸響應之。故《六國表》曰:「秦所拔我江南反秦。」謂上文黔中郡地為江南也。是故頃襄王僅失巴東鹽泉一年,又復得之。于時,秦方東爭三晉,楚得復國。張若亦無力再爭巴東。張若後,李冰為蜀守,迫於自開鹽井以求鹽矣。

  按此情勢推之,《史記》言「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之時間,當在頃襄王二十三年以後,或即是二十四年時。此時楚乘銳圖取巴蜀,以固鹽泉後方;拓展行鹽之地,因以鹽利控制其人民,故使莊蹻率軍溯江西進。蹻軍似已佔有江州,由於秦人固守上游諸要隘,不能攻下,故轉向夜郎。蓋亦聞「夜郎有精兵十萬」,欲因行鹽之利以誘結之,與同取蜀。此其道自必出于溯江,而斷不可能出于溯沅為甚明矣。

  疑蹻已曾攻取江州(今重慶)者,「略地」即必攻城。循江自巴東向西略地,既已得枳,必當首攻江州。再,《楚世家》考烈王元年(前二六二)「納州於秦以平。是時楚益弱」。此州字,《集解》用徐廣說,定為南郡州陵。攷州陵故城在今湖北監利縣東。楚復國後,仍都郢,州陵在其東南,不可能納於秦。此外地連秦界而名為州者,只江州一地,是取四面環水之義,得單稱為州。疑考烈王所獻於秦之州即江州,是莊蹻所略取也。然江州山城險固,非戈矛所能取;地綰巴、蜀兩郡水運樞紐,秦人亦必不輕易放失。蹻似未克攻佔其縣城,或只佔有城外東南沿江之地,撫有其民,別立縣於「江關」(今江北唐家沱)或「畜沮」(今廣陽壩)處,單稱為州。恃給鹽無乏以固其民心,秦亦不能併之。至此時乃納與秦平,事理有可能也。若然,則莊蹻之舟未曾過江州,其赴夜郎,則必轉由枳,溯烏江(涪陵河)以至鄨邑。故遵義人傳莊蹻遺跡為多,甚至有指鄨北婁山關外之夜郎壩為古夜郎國者(如鄭珍《遵義府志》)。

  自枳(今涪陵縣)溯烏江,至武隆之白馬壩,轉溯芙蓉江,至涪口(一作浩口,在貴州道真與四川武隆界上)登陸,四百里至鄨,路頗平易。鄨為楚國舊邑,黔中各民族市易中心。蜀王開明氏即自此邑逃罪入蜀,為興水利而奪蜀國者也(說詳《蜀志》2章)。周慎靚王七年,秦「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亦即從鄨進軍(說在《蜀志》5章)。漢武帝初置犍為郡,亦以鄨為郡治。可知鄨在周秦漢世,歷為南中劇邑。(可能原是殷周間民族部落之都邑。由受楚國商業影響,役屬於楚。故稱楚國「商於之地」。後遂滅於楚,為楚之一縣。)莊蹻阨於江州,故更繞至鄨,欲從後方襲取江州。因屢阻於江水,不得入蜀,乃往夜郎求助也。

  蹻本亦如柳跖,組合武裝,為大盜於官府力所難及之地。其道頗得當時受壓迫者之支持,故能存在於山野居民之間,為官府貴族所憎而莫如之何。茲更挾巴東鹽利以誘結地方民族首領,故能久滯南夷不敗。可以設想:當其自枳向鄨時,載有大量食鹽以為招誘資本。故各地方民族首領,皆樂於與之結納,支持其軍食。由是得滯留南夷中甚久。其鹽,係自芙蓉江之涪口(浩口)轉陸,由其軍士負運至鄨儲存。蹻亦曾從夜郎壩、巴符關、江陽、新樂(並詳《江陽郡》各注)、南廣等處攻向蜀地,皆扼于大江,未能得逞。最後乃自平夷轉入夜郎,至於滇池,「以兵威定屬楚。」未能入蜀,只以收撫諸部落為楚屬地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此所謂「秦擊奪楚巴、黔中郡」。明非楚頃襄王復國以前事。楚國初不置郡,秦奪其地置南郡、黔中郡後,楚既收復亦因而置巫郡與黔中郡。莊蹻從巫、黔中來,此時道塞,故不能復還。設如《范史》云溯沅水來,則當時秦尚未滅楚,夜郎與且蘭為同姓,素通往來如一國,地不屬秦,蹻自可以仍從且蘭沅水還楚,何得為道閉哉?

  楚自頃襄王二十三年復國於郢,又十三年(前二六三)頃襄王卒,考烈王立。考烈王元年,「秦取我州。黃歇為相,于時楚尚能救趙,滅魯。然郢之凌逼於秦已甚,故考烈王十年,徙都鉅陽。二十二年,又東徙壽春。二十五年考烈王死,楚幽王立,楚益不振。幽王立十年死(前二二八)。王負芻立五年,滅于秦。史遷謂「秦擊奪楚巴、黔中」之時間,蓋即考烈王元年「秦取我州」後不久。秦既全有江州,擊奪江路郡縣與黔中郡更易。春申君(黃歇)為政,惡蹻,不惜棄之。加以秦勢張甚,三晉危殆,楚之郢都已不可守,況巫山以外之江南地乎?其為秦所奪佔,勢之必然也。

  今設莊蹻助楚襄復國時,年三十,又十五年至考烈王元年,為四十五歲,正是年富力強,敢於遠征時間。道塞不返遂王滇池時,已當近五十歲。其死,不能出考烈王之世。秦之亡(前二0七),非蹻所能見。《史記》謂「十餘歲秦滅」者,謂秦于南夷「嘗破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之後十餘年而秦亡,非謂莊蹻王滇後十餘年也。

  附二蜀枸醬入番禺考(一)

  《史記‧西南夷傳》:「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擊東越。東越殺王郢以報。恢因兵威,使番陽令唐蒙風指曉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牁」。牂牁江廣數里,出番禺城下。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此為蜀地枸醬經夜郎行銷至番禺最原始的資料。《漢書》用之,頗誤解其文意,「牂牁」下衍江字。又其下奪牂牁二字。而「枸醬」二字不變。六朝以下書記此事者,乃作「蒟醬」字。《蜀都賦》與《華陽國志》本作「枸醬」,唐、宋以來寫、鐫者亦皆改作蒟。此大誤也,首當正之。

  許慎與班固約略同時,所撰《說文‧木部》云:「枸,木也;可為醬,出蜀;從木,句聲。」《草部》云:「蒟,果也;從草,竘聲。」在秦、漢時,句聲之枸字,有二音:《詩‧小雅》:「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枸讀如俱,即枳椇,與楰同屬上平虞韻。《爾雅‧釋木》:「枸●」,注「枸杞也。」枸讀如苟,在有韻。蒟果,即蒟蒻之塊根,俗謂「魔芋」(鬼芋),讀如矩,在麌韻。後世虞與麌通韻,故枸與蒟自晉末葉起,混為一音。今傳《佩文詩韻》一書,俗謂本出沈約,據顧炎武說,為陸德明撰,要可代表六朝時代文人發音。既於上平「七虞」收枸、楰字,又於去聲七麌收入之。是為六朝時「枸」音變同於蒟之驗。若漢魏世,無論中原或江左,枸、蒟二字音義各別,固未相混。漢末劉德(北海人)注《漢書》枸醬云:「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為醬,美,蜀人以為珍味。」三國韋昭(即韋曜),吳人也,《史記集解》引其《漢書音義》,謂「枸木似穀樹,其葉如桑葉。用其果(舊傳寫訛作葉)作醬,酢美,蜀人以為珍味」。陸璣亦吳人也,在東晉時,撰《詩草木蟲魚疏》云:「枸樹高大如白楊,子長數寸,噉之甘美如飴,蜀人以為醬。」所言皆謂枳椇樹,並皆各自見其實物,故三人所志「如桑」,「似穀」(構樹),「如白楊」各不同;而蜀人以其實為醬則同。是非相抄襲以為文可知矣。其所云「實長二三寸」或「數寸」,味「酢」而「甘美」,皆明明說是今俗所呼之「●棗。」細長拳曲之漿果也。味甘而澀,醃藏久,則所含單寧質化為糖。古代無蔗糖,而蜀中大奴隸主矜尚滋味,于蜜與飴外,更醃此物以為醬。其味有似今之果醬,故能成為商品,市於夜郎,更遠流味至番禺也。

  其醃法:取●棗捏碎,布濾去籽,納瓦瓮中,布蒙其口,加厚泥密封之,如黃酒貯藏法,貯藏之。久則所含水分透泥逸去,而外物不犯其質,漸稠濃成甘美之醬;貯時愈久愈佳;是為「蜀枸醬」。凡漿果皆可醃藏為醬。枸醬由單寧轉化之糖分,味尤甘美。桃梨等富果酸,不宜醃藏,惟可用蜜漬之,亦但能甜,不能如枸醬之甘美也。枸杞亦可為醬,其法著于《群芳譜》,未詳何時所創。疑即因古枸醬法為之,故曰枸杞醬。杞亦見於《詩‧小雅》,字亦作「●」(《三家詩》),《爾雅》云「枸●」。疑漢時已有枸杞醬法,(《爾雅》為漢儒纂輯九經文字成書。)但其字讀「苟」。蜀中亦遍地生枸杞,雖木本,其莖細長偃地。根長數倍于其莖,能深入遠及。其實小如鼠心,丹赤,葉味亦美,根、莖、實皆入藥,果醬滋補。未知蜀枸醬究是椇醬抑是枸杞醬,要皆蜀中特產之果醬,與蒟字無關。

  蒟字,在漢魏時,只為鬼芋(魔芋)之專稱。入晉以後,由于枸醬音近於蒟,間有訛作「蒟醬」字者,通人則猶未也。左思撰《三都賦》,深得仕遊在蜀之張孟陽(載)助。其《蜀都賦》既云「其圃則有蒟蒻、茱萸……」,又曰「邛杖傳節於大夏之邑,枸醬流味於番禺之鄉」。而《吳都賦》云「草則藿●、豆蔻……東風、扶留」,分別蒟蒻、枸醬、扶留為三物。劉逵亦分別為注。其注「流味番禺」云:「《南越傳》曰:使唐蒙風曉南越,食蒙以枸醬,……故《漢書》曰,「感枸醬、竹杖則開牂牁、越嶲」也。」此明明用《史》、《漢》故事,其字固必作枸。後世鈔刻《文選》者,悉依後世淺俗之說,改枸為蒟字,其跡殊顯然矣。後世淺俗之說,謂蒟醬即扶留。劉逵注扶留,則未言其是蒟醬。其注蒟蒻,今本分為蒟與蒻言之。其文云:「蒟,蒟醬也,緣樹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時正青,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溫,調五臟。蒻,草也,其根名蒻頭,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其「蒟醬」以下三十二字,太半用劉德說。但竄入「緣樹而生」,「熟時正青」與「辛香溫調五臟」句,而混于扶留之形態。竊疑是後人如李善等所竄入,非淵林原注所有。原注只當云「蒟蒻,草也」云云。夫左思原賦,蒟蒻與茱萸,皆非可以割裂之文義。從來亦無單稱蒟蒻為蒻者。東晉世蜀人,如常璩《巴志》,云「蔓有辛蒟」,已稱扶留為蒟矣,亦必加辛字以明其為借字。另於《蜀志‧犍為郡》僰道縣則云「有荔支、薑、蒟。」其蒟字仍指蒟蒻。其《南中志》敘唐蒙事,今本作「蒟醬」,亦後人傳寫、雕刻者妄改之耳。

  《齊民要術》引《蜀記》曰:「扶留木,根大如箸,視之似柳棍。又有蛤,名古賁,生水中,用燒以為灰,曰牡犡粉,先以檳榔著口中,又取扶留藤長一寸,古賁灰少許,同嚼之,除胸中惡氣。」《隋書‧經籍志》作《蜀志》,云「東京武平太守常寬撰」。寬,蜀郡江原人,常璩《後賢志序》稱「族祖武平府君」者也。避李特之亂入湘州,又避杜弢之亂入交州。晉元帝嘉其德行,拜武平太守,卒于官。其遺著由其族人齎還蜀,盡為常璩所得。故璩書恆以辛蒟與蒟蒻、枸醬區別。其時蜀人尚未知食檳榔法,故尚無「蒟醬」之名,但知有枸醬而已。則西晉之張載、劉逵,安可能從蜀人得知蒟醬為嚼檳榔之扶留哉。其為李善等以後世淺俗之說竄入劉注,並改「流味番禺」之「枸醬」為「蒟醬」,可無疑矣。

  自後漢、三國至晉宋約四百年中,志南方異物,見於經籍所引者,尚有楊孚《異物志》(漢和帝時人),張勃《吳錄》,郭義恭《廣志》,萬震《南州異物志》,朱應《扶南異物志》,譙周《異物志》,薛珝《異物志》,薛瑩《荊揚巴南異物志》,續咸《異物志》,黃恭《交州記》(一作黃羲仲《交州記》),劉欣期《交州記》、王隱《交廣記》,裴淵《廣州記》,顧微《廣州記》等書,每有言扶留、檳榔者,皆不與唐蒙故事相綴,亦不云是蒟醬。惟嵇含《南方草木狀》乃云:「蒟醬,蓽茇也。生於番國(指扶南諸國)者,大而紫,謂之蓽茇。生於番禺者小而青,謂之蒟焉。可以調食,謂之醬焉。」稱扶留為蒟醬,蓋始於含。《文獻通考》謂《南方草木狀》乃「永興元年十一月振威將軍、襄城太守嵇含撰」,永興,惠帝年號。則成書在西晉也。(或疑含本傳云拜廣州刺史,未發遇害。又其乞力伽一條云:「劉涓子取以作煎。」涓子晉末人。則此書非含撰,後人偽託于含也。竊以為寫書傳鈔時代,每有雜取他書竄亂事。非含即無此書。上舉諸人,未入廣、交者亦多。不能謂含即無此文。)然含只一家私說,迨其書流行,而後遵用者多。入齊梁後,乃無不說嚼檳榔之扶留為「蒟醬」矣。此名物變化發展之時間性不可不辨者,一也。

  (二)

  扶留與蓽茇,皆生長于熱帶氣候之胡椒科植物,接觸攝氏五度以下之低溫即枯死。南洋諸島與印度支那半島,幾於家家種之。其花與莖葉皆具辛芬,供嚼食檳榔及調味用。扶留比蓽茇能耐低溫。我國嶺南與滇南、海南亦有之。今海南島有野生者,土人呼之為grum,見胡先驌等著之《廣東植物圖志》。grum音近于蔞,亦具枸(茍)之發聲,此殆嵇含所云「謂之蒟焉」之所據歟?裴駰《史記集解》引:「徐廣曰「枸,一作蒟,音寠」。」徐廣,晉末宋初人。于《史記》文,存其本字,而隨俗作蒟,讀為寠音。寠,扶留之促讀也。內地曰扶留,粵人呼為蔞也。此枸醬隨音轉變為蒟醬,說為扶留,漸成淺俗習稱之驗也。然尚未得成為定論,由劉德、韋昭等漢書注本已通行故也。至唐、顏師古注《漢書》,始斥劉德,專用淺俗之說。其言曰:「劉說非也,子形如赤椹耳。緣木而生,非樹也。子又不長二三寸。味尤辛,不酢。今宕渠則有之。」唐時,巴東諸郡、涪陵、宕渠皆種扶留,故師古見其物,狃于嵇含之說,遂謬作肯定。此後《漢書》顏注單行,唐、宋而後所撰書志,如司馬貞《史記索隱》,杜佑《通典》,蘇恭《唐本草》,宋祁《益部方物贊》,鄭樵《通志》,唐知微《證類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以及一切方志,地書,韻書,彙書,直至近世之字典、詞典,皆無不謂扶留為蒟醬,而以為唐蒙所食于南越者。宋以來雕版書,自《史》、《漢》外亦皆改易枸醬字為蒟醬。眾咻失傅,相與從謬,可勝嘆哉!

  夫唐蒙所食南越之枸醬,若果為嚼檳榔之扶留,則番禺所固有矣,何能遠從數千里外之蜀中,越牂柯以運來,而稱為「蜀枸醬」哉?此理之易辨者也。而唐宋以來執謬不悟者何哉?推其原因,約有三端:

  1六朝以來文士,舉凡經籍史籍中有關名物之字,一切惟「先儒之說」是據,不知證驗實物。凡其目所不經見之物名,往往依據世俗音稱,以與「先儒」遺文相合,無分析判斷之力。而後來者又復以為「先儒」之言而遵信之。展轉盲從,脫離實際者,無慮數百、千條,固不僅如此枸、蒟之誤而已。(陸璣《詩疏》、郭璞《山海經》與《爾雅》注、郝懿行《爾雅義疏》、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及若干研究本草之書,為獨能驗證實物之言,然亦各有疵謬。近撰《周詩新詮》與校註《華陽國志》所發見者,已數百條。)

  2漢武以來,交趾、日南成為中國郡縣者數百年,漢人官吏商旅客居其地者漸多,亦漸習于嚼檳榔之俗,並漸傳其俗入于鄉土。在漢魏時,嶺南似已深染此俗,六朝時則已盛行于長江流域,至于朝廷以檳榔作賞賜,戚友以檳榔、扶留相餽遺,死者以必供此二物為遺囑。(分見宋《江夏王義恭傳》,梁王僧孺《謝賜于陀利所獻檳榔啟》,與庾肩吾《謝賚檳榔啟》。)足知其風靡之概矣。嵇含「蒟醬」之說,正創於此時。嚼檳榔風至隋唐時已經風靡于全中國。史文反少及之者,蓋亦如布帛菽粟,既成生活尋常事物,則文士不記。僅可于州郡土貢與專記食貨之文得之。(唐宋土貢今有明文,商品則無專書,但可從野史、文集中知其一二。)元明以後,似曾遭到政府法禁,其風漸衰。近世,則全國不見此俗。然道咸間流傳之戲文,猶有「飽吃檳榔餓吃煙」句。吃檳榔即必同吃扶留、蛤灰。足見清末其風乃絕。顏師古時習嚼「蒟醬」,又知宕渠有扶留土貢,故亦從俗謬定為「蜀枸醬」也。

  3扶留、檳榔,俱隨食用引種入于內地,檳榔不能生。扶留能生于嶺南,不能生于江河流域有霜雪之地。惟獨巴蜀之長江河谷內,冬無霜雪,故能引種荔支、龍眼、香蕉、檳蘭等熱帶植物。當長江流域已有嚼檳榔習,因引種扶留失敗,而需要商品扶留時,巴地農民引種獨得成功,自必精心培養之以為商品。故常璩《巴志》云「蔓有辛蒟」。辛蒟,即扶留也。《蜀都賦》所未及而《常志》言之者,引種成功之時間在西晉末也。巴蜀長江河谷無霜地亦不多。尤以北來寒潮侵入時,室內溫度亦每降到攝氏五度以下,故「辛蒟」只能成為園藝作物,冬季需加蔽覆,管理頗為麻煩。苟非國人習嚼檳榔,需此商品,農人亦必不種。是故由巴蜀河谷栽培扶留之盛衰,亦可以推斷國人嚼檳榔風之盛衰。唐時,則不惟巴蜀長江河谷種之,且又推廣至于宕渠河谷,如顏師古所云。足知此種商品需要量之大與其價值之高。(宕渠河谷海拔雖較巴江為高,然其北有大巴山橫阻寒潮,冬季氣候比較安定。故亦能種扶留。)迨入明世,李時珍已未能見扶留實物,故其《本草綱目》雖說扶留為「蒟醬」而述其形態不真實。其辨訂「蔞葉」、「蒟子」,一片混亂俱由未見實物也。唐初顏師古見其實物于宕渠,而不知其引種之歷史,遂以為蜀地所產先于番禺,并以為唐蒙所食之枸醬也。

  (三)

  以下論述「蜀枸醬」流入番禺之途徑。

  「蜀枸醬」(枳椇醬或枸杞醬)早已成為秦漢間商品,行銷中原各地。故唐蒙至越南,一見即能識之。從而測知蜀與番禺之間有一秘密之商道。按《史記》文:蒙見設蜀枸醬,驚異,詢設食者以「此物從何處來」?設食者漫指西北方曰「自牂牁來」。蒙不知牂牁為何地。但知番禺城外大河名「牂牁江」。因念「江水必自牂牁流來,故有此名。其源必近蜀,故蜀枸醬浮船此水運達也。」既回長安匯報使命,因遍訪蜀賈人以枸醬運入牂牁江之路。蜀賈人畏擔「姦出物」之罪,不敢備述其商道。惟曾遵關稅制出夜郎者知夜郎即是牂牁,且知其城外行船之水有牂牁江稱,隱示唐蒙以線索。所言固真實,可以按驗,亦必與蒙有交誼者乃肯言,故蒙亦深信之,而建浮船牂牁以伐越之計也。蜀賈人固未曾以「姦出物」之全面途徑告之,蒙亦未知夜郎牂牁江行船不能直達番禺,徒私度其能達而已。迨武帝已採蒙議,命其撫定夜郎與其旁諸小邑,當年置犍為郡。並以蒙為都尉,發巴、蜀吏卒從僰道開路向夜郎,閱二十三年為元鼎五年,夜郎驛道始通而南越反,于時乃發覺牂牁江浮船不能直達番禺。故漢武帝仍兼從豫章,長沙,桂陽,零陵與牂牁五路出兵,會攻番禺。結果是:南越已平,牂牁一路尚未能入越境,則唐蒙本計與地理實際並不適合故也。

  據《史記‧南越傳》:「使馳義侯因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牁江。」「馳義侯所發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西南夷傳》則云:「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且蘭君恐遠行……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發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之。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頭蘭,常隔滇道者也。頭蘭已破,遂平南夷,為牂牁郡。」參合分析,馳義侯于夜郎道通以後,應不過旬日可達夜郎。又既已「發夜郎兵」,則當浮船下牂牂江矣。胡為「未下」而「南越已破」?疑由于夜郎人固知牂牁江浮船不能直達番禺。馳義侯亦探知其如此,因重功令,畏後期,(漢法:出軍後期當斬。蓋曾與所領八校尉,分途覓路指求可再浮船之牂牁江道。自必各募有夜郎人為之嚮導。)自夜郎(今雲南霑益縣之黑橋鎮)通番禺之水道,就古今地理形勢言,有四線:

  一自夜郎浮船向陸良,改陸行經師宗、廣南,至剝隘,約七百里。再浮船右江,經百色、南寧至桂平,入于牂牁江正流,又過梧州、肇慶至番禺。此為四線中水程最長且平便者。然在四線最西南,漢軍將必嫌其紆遠,七百里陸道又難知,故必更求于其東方。夜郎人亦必有以導之者。

  二自師宗東向羅平、興義、冊亨、羅甸(三縣今屬貴州),至天峨(屬廣西),陸行八百餘里,皆距牂牁江(南盤江)北岸不遠。然此段河谷鬱熱而多灘險,不可行船。自天峨以下,雖可行船,礁險甚多。直至來賓以下始平穩。實際水程甚短。在漢時尤多惡瘴,為時人所畏。漢軍亦當疑而不取。

  三自夜郎直東,經普安,鎮寧,安順,惠水,獨山,至荔波,浮船下金城江,過柳州,合牂牁江正流。陸道最長,水程最短。然水陸俱較安便。當時亦必有夜郎人引導之。

  四自鄨縣(今遵義)陸行至且蘭(今黃平縣)。又南經凱里、丹寨,至三角屯(今三都縣),浮船都柳江,入廣西之融江。過柳州,入于牂牁正流(自獨山亦可循此水道入廣西)。此線最東,水道開闢最早。然去夜郎最遠。其地面全屬且蘭國。當時犍為郡治鄨,故當馳義侯至夜郎,知牂牁江不能直航番禺後,正倚夜郎嚮導分途覓路時,又飭犍為太守發且蘭兵分一校尉下周水指番禺。傳云「上使」,實馳義侯從夜郎人議為之,出多途以求必達也。詔敕初未徵且蘭兵,而太守催之苛急,故遂反矣。且蘭反時,豫章、桂陽兩路軍已至番禺。馳義侯知終不可能至番禺,故合八校尉分路前進之軍專擊且蘭,滅之。其時則南越已平,故「不下」而還擊頭蘭。「遂平南夷,為牂牁郡。」傳云「發巴蜀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且蘭。夫八校尉所領,皆馳義侯兵,本是「巴蜀罪人」,見《南越傳》。南越只此次反,一擊而滅。此前並無擊南越者。八校尉既在伏波、樓船兩將軍合攻番禺戰斗極緊張時擊滅且蘭,則其非自「擊南越」戰鬥中調來又可知矣。而云「嘗擊南越者」(《漢書》字亦作嘗),初疑嘗應讀如當。嗣念自夜郎行軍向南越,雖未至,亦未與戰斗,固亦當稱為「擊南越者」。茲改從擊且蘭,故曰「嘗」也。南越軍事,自出軍至平定,為時一年。其于牂牁郡內一年之過程,大抵如此。

  于是可定:蜀枸醬入番禺路,為剝隘、右江一路,不可能是其他三路。從而可定唐蒙所言之牂牁江,即今之南盤江與西江之稱。雖然,此亦但究唐蒙所言攷訂之耳。實則當時蜀枸醬行銷甚廣。蜀賈人不必只自夜郎輸出此物于嶺南,亦當有自且蘭浮周水以入牂柯江者。自巴入鄨以至且蘭,其道更較自僰道通夜郎易。而浮周水至番禺亦較浮右江為近。則巴賈人豈遂不能致蜀枸醬於番禺乎?竊疑唐蒙所食之枸醬,實自且蘭來。但蒙至長安所訪之賈人,只是蜀賈人耳。設其能訪及巴賈人,則漢用二十三年精力以經營之「制越一奇」,應已成熟。直浮融江出番禺,與出零陵之軍合力,唐蒙之功斯全美矣。

  漢世,自司馬遷記牂柯江外,學人入南夷者少,續言牂牁江者只桑欽《水經》。《水經》言:「牂牁水東至鬱林廣鬱縣為鬱水,南流入交阯。」末句已錯誤。寧州陷沒後,歷隋、唐、宋、元,無能考牂牁江為何水者。明、清世,雲南、貴州建省,方志家開始加以考訂。其下游為廣東之西江;在廣西者稱為鬱江,大體一致。上游是何水,則言人人殊。雖皆依據《史記》「夜郎臨牂牁江」一語,而訂夜郎位置不同,所指牂牁江亦異。

  鄭珍《遵義府志》定夜郎于綦江縣夜郎壩,則指綦江水為牂牁江。田雯《黔書》,定夜郎在桐梓縣,則指烏江為牂牁江。莫與儔《牂牁考》,縈迴于此二說間,明知其水道不通番禺,亦緣訂夜郎於遵義附近,而強為之說。此則當棄者也。

  郭子章《黔記》,指濛江(羅甸河)為牂牁江。鄭旻《牂牁江解》,定北盤江為牂牁江。意謂夜郎在今黔西南盤江之北。汪士鐸《漢書地理志稽疑》主之,而定夜郎為「郎岱」。依西江幹流立說,有可取,亦有難通處。

  《明一統志》、《都勻府志》,定夜郎于荔波。以金城江為牂柯江。黃宗羲《今水經》改為大韋河(惠水)。俱由貴州建省後,貴陽附近地理漸明,競為新說。惜于水道言之有據,只夜郎位置未合耳。洪亮吉《貴州水道考》,定夜郎于三角屯(今三都縣),以都柳江為牂牁江。吳振棫《黔語》遵之。較盤江說與荔波說有進步。洪氏為貴州學使,得遍歷各縣,故其見解較高一籌。惜其未得為雲南學使,不知夜郎在貴州外矣。

  陳澧《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定夜郎為今廣西凌雲縣。始肯定廣西之盤江(紅水河)為牂牁江。

  程封《牂牁考》,始定夜郎於雲南羅平縣,而以南盤江為牂牁江。屈大鈞《廣東新語》,曹樹翹《滇南雜志》從之。皆乾嘉以後人,始留心于滇中求夜郎者也。

  童振藻《牂牁江考》(載《嶺南學報》一卷四期),始推夜郎在雲南之霑益、曲靖間。唐鉞《水經存、溫、水條文舉疑》(載《東方雜志三十九卷九期》),定其位置在霑益。此皆近世學人,由地理實際作出判斷。故能遠勝前人也。

  此外,尚多有徒據書本,昧于地理實際,及只片面的地理攷察而昧于古史文義之妄推,即無庸列舉矣。

  最後考訂牂牁與夜郎之名義,說明牂牁與夜郎在含義上的區別。

  牂牁之名,最先見於《管子‧小匡篇》:「桓公曰:余乘車之會三,兵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南至吳、越、巴、牂柯、●、不庾、雕題、黑齒、荊夷之國,莫違寡人之命。」今按:《小匡篇》多記管仲死後事。此稱「桓公」,亦可知桓公死後文。蓋管仲信徒所撰,最早不能過戰國,晚可能出于秦漢間之方士,與《山海經》作者同時;所言與史實不合,然所舉九國則皆實有,如雕題、黑齒,皆南夷部落習俗,為方士遠探者所曾見(●,疑是辰字,辰水區產汞,方士所至。不庾音丕,即大庾。山越之古國也,大庾嶺困以為名),非虛搆。牂柯敘列于巴、●之間,足知其位置。當時自吳、越、巴、荊外,其中五國實尚未能建成國家。「牂柯」,只當是氏族之稱,如神農氏、軒轅氏、有虞氏之類。《常志》謂夜郎王族「氏以竹」。竹,夷語譯音,其聲本為「牂牁」,促讀之則為竹也。《小匡》所記,是常璩之前四百年南夷語,時無「夜郎」之稱也。《常志》所傳,是四百年後,已建成夜郎國時之南夷語,固當微有不同也。

  夜郎語今不可考。然就此地區古今地名推尋,漢有夜郎,且蘭,頭蘭,越嶲郡有白狼,皆只因時地異而譯字不同。音則同矣。今西昌縣地名多有「郎」音(如樟郎),《西昌縣志》云:皆古夷官駐牧地。又今雷波海畔之「黃螂」亦古馬國邑,漢置鄢縣處也。由此推之,「郎」者,蓋南夷語統治者駐地之義。元明雜劇,恆稱夷王為「狼主」,當是借南夷語,非羌胡語也。「夜」字在漢語非吉祥字,其為譯南夷音所用字無疑;在南夷語,則當是崇高之威權含義。史遷文:「竊聞夜郎精兵可得十萬。」則其所轄之民戶、勝兵役者(「勝兵」)數量可知。非其本國即已具此人力也。《史》又謂唐蒙「見夜郎侯多同(多、毒、竺、竹亦是一音異譯)。蒙厚賞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夜郎旁小邑皆貪漢繒帛……乃且聽蒙約。」所謂「旁小邑」,蓋如句町、漏臥、且蘭、頭蘭、宛溫、同師之類,多是牂牁氏之支分,或夜郎所能役屬之經濟領域以內,故夜郎受撫後,諸旁小邑亦即受撫,後遂以此地區置牂牁郡。

  唐蒙問枸醬所從來。南越人答曰「道西北牂牁。」此牂牁,為夜郎國與其旁小邑之統稱,即舊牂牁氏地所發展成為大夜郎領域之代稱。與夜郎本國微有區別;正如夏后氏國之與華夏,周王畿之與周朝全境。漢置郡名牂牁,而夜郎、且蘭、句町、漏臥皆為縣。且蘭國已滅,則稱「故且蘭」。其王存者,則皆只置吏,以其子或近臣為令。迨誅滅其王,乃派中土人為令長矣。

  滇池初亦夜郎地,為勞深、靡莫部落。後以分與莊蹻,遂發展為一大國,其地西接哀牢,奄有葉榆。「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故世人嘲「夜郎自大」。然就大夜郎言,實包有今雲南東南部,貴州全省及廣西之一小部,與蜀、巴、南越面積相當;而山水險阻,行程艱苦,或數十日乃能竟其境界。就落后夷國言之,亦可謂大矣。

  附三蜀布、邛竹杖入大夏考《史記‧西南夷傳》:「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騫因盛言:「大夏在漢西南,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王然于、呂越人皆建元中司馬相如通西夷時副使。見《相如傳》。)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餘輩,歲餘,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大宛傳》略同,而較翔致。云:「天子欣然以騫言為然。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四道並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閉氐、筰,南方閉嶲、昆明。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然聞其西可千餘里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姦出物者或至焉。於是漢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國。」

  今按,「大夏」,今阿富汗。「身毒」,今印度。古今地理形勢皆合,更無異議。「滇越」,舊時無作攷訂者。《史記正義》曾用滇與越嶲二義謬擬為國內地名,不能有所指。史遷既稱為「乘象國」則可定為滇、緬或印、緬間地。余初擬為緬甸之八莫,後改擬為密支那。常璩《南中志‧永昌郡》云,「有閩濮、鳩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其下續舉「黃金、光珠、虎魄、翡翠、犀、象……罽、旄、帛疊、水精、琉璃、軻蟲、蚌珠」,皆當時國際市易之珍貴商品。足知當時永昌地界,確曾有中、印、緬各民族賈人會聚之市場,未開南夷置郡縣前,蜀賈人稱之為「滇越。」秦漢世,泛稱南方民族為越,對其族落或國家,不能詳其本稱者亦漫稱為越。此稱滇越,蓋謂其在滇國西界,或尚與滇有政治或經濟上之聯系也。「閩濮」之閩,對音,當即後之「孟人」,歷世聚居雲南省西南境,亦曰蒙族,曾於唐代建成南詔國家者也。其語言屬泰語支。最古之哀牢人與近世尚廣泛居于中緬邊界之撣族,俱當是其別支。「鳩獠」之鳩,對音,當即明清方志所稱之「●夷」。今云「克欽族」,歷世聚居於哀牢西界,為一大民族,屬藏緬語支。「僄越」當即是緬甸族之古稱。隋、唐世建成驃國,都城在曼德勒,即古人所稱之「八莫。」其後乃稱緬甸國。今仍為緬國人口最多,文化最高之核心民族。「裸越」蓋即蘇(洛素),即《西南夷傳》所謂「嶲、昆明」之嶲,《後漢書‧南蠻傳》所謂「烏滸」,《唐書》所謂「東爨」,近世所稱之「彝族」也。與怒族、僳、納西、普米同屬于藏語支。今尚有大部住居雲南,小部住居緬甸、老撾、越南邊界。晉時,此諸部族皆尚未建成國家,當時漫以越、濮稱之,僅有如此區別而已。至于「身毒」,顯然指印度商賈之居于此者。此足為秦漢時哀牢地區已有漢族賈人與印度賈人及哀牢附近諸民族賈人,互以各所有珍奇商品市易于此所謂「滇越」地點之明證。當時中印海道未通,「奸出物」之商賈,惟有遵陸自蜀出邛,或出夜郎,經滇國,過葉榆,入哀牢,至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與此諸民族市易,可得珍異之商品,運回內地以博厚利。印度商賈于時尚不能出遠海,亦惟依布拉馬普特拉河東入阿薩密(亞山),緣伊洛瓦底上游諸支流河谷間淺山小道,進入此所謂「滇越」市場,與我國內地賈人及哀牢附近諸民族部落市易。張騫所偵得之大夏「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之「蜀賈人市」(滇越),必在此滇緬間伊洛瓦底上游諸支流地區,為可定矣。

  余初定其地于八莫者,為當時南洋商品必由此入于我國;犀角、象牙、帛疊(木棉布)、水晶、琉璃、軻蟲、蚌珠與「邛竹杖」皆是也。然其地去中、印商路為遠。中印商路當在其北,與近世中美開闢之中印公路接近。故又估計在密支那與南里。密支那在克欽族住區中心,亦有撣人與怒族、僳雜處,在晉世為永昌郡之永壽縣。永昌呂氏,于閩濮叛亂後曾徙郡治于此,必緣其市場繁盛故也。其地東距滇國,西距阿薩密,道里略相當;東距邛、蜀、中原地區,西距東印度、中印度與大夏,道里亦略各相當。上古文化發展進程約略相當之中、印兩國,其「奸出物」之賈人,互市于此,自然合理。雖無其他文獻足證,但從地理條件估訂,應非毫無疑義。

  所謂「蜀賈姦出物」者,謂偷越關徼,避關徼稽征者。字亦作「間出物」,與上引之「使間出西夷西」之間字含義相同,謂覓間隙而進。關徼外本無道路,但有間隙可通即赴之也。凡原始民族部落之間,本無通路,但因人民流動,每得造成間隙相通之路。商賈逐利,用之往來,形成流通貨物之商道。各國政府因之而推進軍事與政治,納入版圖。商路無隙不入。往往商路遠達數千、萬里,政府尚無所覺。政治軍事之推進,落後于商路開通數千年後者多有之。例如「絲綢之路」雖在唐代乃盛傳于時,實則遠自殷周已成大道,即周穆王西訪西王母之路也。其商賈間通時間,又當在周穆王前數千年。否則流沙瀚海之間,穆王雖有善馬,苟無可靠之商賈為之嚮導,安敢輕嘗試哉?穆王既已通行於前,而張騫、堂邑父等乃不能得間以脫匈奴之拘留者,恃在官使遵大道,非求間也。仍得逃逸,完成其使命,並再被留仍得逃歸者,能求間也。太伯入吳,枸醬入番禺,皆是間出數千里外之明證。蜀賈人市,僅在滇外數百里,為中印間民間市場,固無足怪。

  漢武以全盛之時,發間使四出,滇王又助之求道,而竟未能通者,亦為其為官使也。設能募商賈人乘間,則必能得通矣。商賈人之「間出物」者,每入一民族勢力統治區,即分出其財貨以賂勢者,保其在該區內行動安全。再入一區亦然。故能隻身遠行,利多于害。近世大小涼山彝族區尚行此制,稱為「保哨」。故解放前官吏不能入彝區一步,而姦出商賈則能輸入鎗彈鹽布,兌換鴉片山貨而出,穿其境可以平安無事。漢武雖發間使,使人所至招搖,為土著民所惡,則安能得通身毒哉?民族地域,已進入國家或氏族公社者,其君長畏漢,不敢不云助求。其內心實不願之。若在嶲昆明與氐莋之原始社會,並無君長約束,而無商賈方式之誘結,故雖「百餘輩」,無益矣。

  然則不可募商賈乎?亦不可能。凡間出之商賈,皆自知其為犯法者也,孰敢自暴其罪于政府,以易不可知之爵祿哉?惟有諱莫如深而已。即如長安賈人,以私誼告唐蒙夜郎路,亦不洩其運致枸醬之路,故徒能誤八校尉之師行而已。漢世賤商賈,士大夫羞與往還,此亦其終不能得通往身毒之路之一原因。

  友人張毅,習英、法、印、藏文,治中印文化交流歷史。近得接晤,出所撰《早期中印關係的探索》一文(尚未發表)見示,與余舊校《南中志》見解契合,而引據豐贍,多為余所未及。茲撮其重要書證如下。

  引魚豢《魏略‧西戎傳》:「盤越國,一名漢越(王),在天竺東南數千里,與益都(部)相近。其人小與中國人等。蜀人賈似至焉。」(用《三國志》卷三十《裴注》引校)。又引范曄《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國,一名身毒。……東至盤起國,皆身毒之地」,並引《通典》起字作越;《梁書‧中天竺傳》作槃越,證明起為字訛。

  又引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摩縷波國」文,「此國東,山阜連接,無大國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類蠻獠。詳問土俗,可兩月行入蜀西南邊境。然山川險阻,瘴氣氛沴,毒蛇毒草,為害滋甚。國之東南野象群暴。故此國中象軍特盛」。並引梵文Danava為此國古稱,即滇越之對音。攷訂甚精當。

  又引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之《慧輪傳》文,「去此寺(鹿園寺)不遠,有一故寺,但有磚基,厥號支那寺。故老相傳云:昔室利笈多大王為支那僧所造。于時有唐僧二十許人,從蜀川牂柯道而出,向莫訶菩提禮拜。王見敬重,遂施此地。現今地屬東印度」。(張氏自註云:「蜀川去此寺有五百余驛。」又:「室利笈多王朝在三世紀初。」)又引《高僧傳》初集卷七《釋慧叡傳》:「遊學四方,經從蜀川之西界,為人所略……商人以金贖之。既還襲染衣,篤學修法,遊歷諸國,乃至南天竺界。」說明蜀、印之間,舊有通道。

  竊謂迦摩縷波國,固即今之阿薩密邦,亦即史遷所述之「滇越」也。然非即所述之「蜀賈人市」也。自《後漢書》,《梁書》與《大唐西域記》,皆謂此為東印度之一國。去中印度奔那伐彈那國九百里。其王遣使迎玄奘往,稱其「奕葉君臨,逮於今王,歷千世矣」。國境周萬餘里,都城周三十餘里。則謂「蜀賈曾至焉」可也,安得為漢初之「蜀賈人市」哉?然其王謂玄奘曰:「今印度諸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按至那,即支那)秦王破陣樂者,聞之久矣。豈大德之鄉國耶?」是其時西域路與海道大通,古代中印往來之舊路早已廢絕,故秦王破陣樂之傳入印度,亦自西域。此國王僅從中印度傳入而演觀之。按《唐書‧樂志》,《秦王破陣樂》,《巴渝舞》之演變也。巴歌渝舞,不從滇國傳入亞山,而待唐世始由印度傳入亞山者,蜀賈人不知樂舞,而中印政府間古原隔絕故也。大抵自晉棄寧州,蜀與印度之市易舊路即漸為西域路及海道所奪。永昌西界與亞山國間陸路漸廢,惟宗教徒尚有依之往來者。迄唐代,則已斷絕。直至中美修築中印公路始得復開。近人傳言,印緬界上,駢山疊嶂,竹箐叢密,斬之復發,為工程一大困難。古今地理演變如此,固當無從尋得漢代蜀賈人市所在。若漢魏以前,此路為中印唯一交通之商道,則必然矣。

  舊校《華陽國志》,至霍弋「善參毗之禮」句,知魏晉世佛法尚未入蜀時,早期之印度密法,即已流行於南中各階層人物間。近年見南充天宮山西漢崖墓造像,有檀城與飛天夜叉,知佛法尚未入中華時,早期之印度密法已從南中傳入川北之賨民住區。此其道固唯能自亞山(阿薩密)至永昌,經滇、邛、夜郎之商道來矣。世只知明帝迎金人于西域,達摩由海道入東吳者,亦為陋矣。

  以上論中印上古通道在永昌與亞山之間。以下論蜀布與邛竹杖。

  蜀布,蜀中大奴隸主作坊生產之商品,即苧麻布也。苧麻為巴地長江河谷賨民最先培育成功之野生植物。由其性喜高溫、濕潤、微酸性之疏鬆土壤,知其原是熱帶雨林之野生植物。由其有塊根可食,經人類引種擴散,甚早已種於長江流域宅畔廢地土坎間,稱之為苧。取宁為義。宁猶貯也,取能貯養分于根以備荒也。初皆視同草類。巴地農民最先育成纖維作物,績以為麻。巴河谷不種大麻,專恃此麻,稱為苧麻。苧麻較北方所種大麻特多優點,耐濕強韌而易漂白,用為夏衣,美觀舒適。秦漢間,臨邛大奴隸主之紡織作坊,大量收購此麻,績為細布,漂使潔白,以為商品,流行四方。印、緬等熱帶富豪尤重之。以其生產于蜀地,稱為「蜀布」。由于蜀布行銷印度歷久,印度商賈漸知其法,從而引種入于印度,故至今印度稱苧麻為「中國草」也。

  苧麻之野生于熱帶地區者,德國植物學家倫富於一六九零年(康熙二十九年)最先於巴諾亞島發見,訂名為Ramie(張勖《種苧麻法》)。彼人當時固未知中國已培育成為行銷世界各國夏布之原料作物,稱為苧麻矣。中國苧麻,初只種於長江流域,元代始引種入河南山東成功,見證在《農桑輯要》。而《詩‧陳風》云「東門之池,可以漚麻」與「可以漚紵」。鄭玄以下說《詩》諸家,皆釋紵為苧麻。則由于已知有苧麻產于南方而不知牡麻為麻,母麻為紵之義(在《說文解字》)。今人又習知苧為重要之一種麻類,而不知其原是人類作為備荒之野草。于是說苧麻者,同以昧于事物發展之缺點,各執其地域差別與歷史發展之偏見,謬相牽合,相與混亂,以至于糾纏難理。今為避免繁瑣考據,約言以整齊之曰:Ramie(熱麻)為苧麻原種。人工培育成為纖維作物之苧,則是二千年前長江流域農民的創造。其最先育成者為巴區之賨人。賨人無大麻所織之布,但有苧麻所織之布,是為「賨布」。賨布質麤,而潔白柔韌,耐水濕,汗漬不敗,宜為夏衣,行銷南國。秦漢間,蜀中大奴隸主作坊特精制以為外銷商品,遂入身毒、大夏。張騫在大夏見而驚之,稱為「蜀布」,時則惟蜀中有此布故也。《藝文類聚》引《張騫傳》作「蜀賨布。」足見宋雕板固定《史》、《漢》文字以前之寫本《漢書》,有作「蜀賨布」者。亦由魏、晉、隋、唐人知蜀布即賨布,皆苧麻布,故衍賨字也。蜀布既流行,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區農民相感而種苧制布。惟越地制作亦最精,行銷海外與中原;對「蜀布」言,稱為「越布」。《後漢書‧獨行傳》載:陸續,會稽吳人也,「祖父閎,字子春,建武中為尚書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單衣,光武見而好之。自是,常敕會稽郡獻越布。」自張騫言蜀布,至光武徵越布,約百七八十年。越布之馳名,遠後于蜀布可知。漢武時苧布之為商品,固當只蜀地有之。其時海道未通至印度,行銷于印度者只恃「蜀賈姦出」,則越雖已有苧布,亦不能為張騫大夏所見。此事理之必然也。

  印度(身毒)恆河流域,亦是濕熱酸性土壤地區,何以不產苧布,而必遠貿于蜀地?此亦不足懷疑。印度與南洋群島雖亦俱產野生苧麻,但他們直至清之初世尚不知利用苧為衣料。故只能購入蜀中苧布(華僑入居後,當有所改變)。夫利用苧為衣料,尚當有培育苧為農作物之一階段,不惟當有績麻織布之技術而已。譬如狗尾草,地球各地皆有,惟中華獨能育成粟穀(小米),其他種粟者,皆自中華引種,不知其與狗尾草有何聯系。又木棉原種為攀枝花,亦中國南方所固有,而中國未能自行育成木棉,直至元代始從西域之高昌引種入內地成功(亦明著于《農桑輯要》)。則印度之雖有野生苧麻,而漢世必須由永昌西之蜀賈人市輸入苧布,何足怪乎?

  自吳大帝開通海上商路,中印物資交流改由海上,永昌商道浸廢。于是「蜀布」之名漸偃,「越布」生產日盛。千餘年至今,「江西夏布」暢銷,又在蜀布、越布之上。則地方生產進度不平衡,優進者勝,株守者敗,理固然也。近世巴蜀惟隆昌麻布勉強能與江西夏布追隨。膠州灣開闢後,德商大量集運苧布,隆昌苧布與江西、湖南苧布皆集中山東而後出口。商品之發展變化,經余一人目見者,其不固定如此。則漢時苧布姦出身毒之不能為時人所周知,又何足怪哉!

  以上辨「蜀布」,即苧麻布。

  邛竹杖者,省藤所作杖也。省藤,熱帶常綠植物,屬棕櫚科。莖細而長,至數十丈。倚他物上升,而不曲繞。生時有刺。經刮制後,表皮堅瑩如玉。通體強韌,高節而實心,具彈性,不折,不破,不撓。巨者截為杖耐磨不損。近世舶來品手杖,即此物為之。其細者擘為篾,供編織為筐為席,尤細者供縛束,今所謂「廣藤」是也。我國自海南島及雲南南部之熱帶氣候區有之。出產最多處在南洋群島與中南半島,遠自周秦世,即以杖材輸銷我國,西南山區居民幾于人人有之。又自邛國輸入蜀巴,遠達中原。古人以其似竹,而自邛來,稱為「邛竹杖」。邛、蜀實無此物栽培,隨商賈漫稱之為邛竹杖而已。張騫漢中人,早見此杖,誤為蜀物。及在大夏,又見之,遂與蜀布同認為蜀之特產。實則此杖徑自身毒輸入大夏,並不經過蜀與滇邛、夜郎,但蜀人與滇、邛、夜郎人多有之而已。古邛竹杖,但斷省藤之踰指細者為之,刮光滑外,不加修飾,截五六尺長即為商品。今西藏人朝山及商旅、亦各有之。亦復以為商品,自隴西售入內地,為矛柄,杖具及戲劇用棍。巴、蜀已不習見。古代士大夫,自漢以來崇尚雕飾四靈之「扶老杖」,不尚此直長之棍形杖,漸漸不識邛竹杖為何物,望文加以謬解。展轉纏誤,紛挐不可悉舉。茲撮舉其影響最大者糾正之。

  《史記集解》引韋昭曰:「邛縣之竹,屬蜀。」昭,三國吳人,當時未見實物,謬從蜀人言之。蜀人使吳者,亦徒見其自邛都來,則曰邛杖。猶張騫之徒見苧布自蜀來,即稱為「蜀布」,皆率意推測而名之耳。又引瓚曰:「邛山名。此竹節高、實中,可作杖。」是曾見其物者所言矣,而未知其產地與生態。亦謬從蜀人言是踰邛崍山來,加山名。(《漢書注》引作:「邛,山名,生此竹,高節,可作杖。」又多「生此竹」三字。轉引加工者,多如此謬。)

  劉逵《吳都賦‧注》:「邛竹,出興古盤江以南。竹中實而高節,可以作杖。」此西晉說邛竹。臣瓚《漢書》注實引用之。「高節實中」,深得此物要領。「高節」,謂節間長,植物以直上為高也。「實中」則非竹,但外形似竹,呼為竹耳。初未言是邛國產。

  其後,顧凱之撰《竹譜》云:「笻竹,高節、實中,狀若人剡,為杖之極。」是見其實物之贊語。字作「笻竹」,似吳中賈人傳稱產地本語為笻。適與邛國同音,世人遂妄傳為邛都之竹。實則邛國絕無此竹也。

  《竹譜》又引《廣志》云:「出南廣邛都縣。」則地理剌謬。其下又云:「《張騫傳》云于大夏見之,出身毒國。……越嶲,則古身毒也。」更是荒謬之極。《廣志》久佚,惟見它書摘引條文。元李珩有《竹譜詳錄》引《廣志》云:「出廣南邛都縣。近地一兩節多曲折如狗腳狀,節極大而莖細瘦。俗謂之扶老竹。」所言則今世所云「鼓錘竹」(鶴膝竹)也。鼓錘竹為浙閩園藝家培育成之奇種,竹節大于算盤子,而莖細如箸,供觀賞、玩具用。近世人以為葉煙管,不可作杖。郭義恭言不當如此。大抵此皆後世人傅加之語。借《廣志》以惑人,故竄混之。

  《山海經》中次十二云:「龜山多扶竹。」郭璞注云:「邛竹也。高節實中,名扶老竹。」大抵魏晉人說邛竹杖者皆有「高節實中」語。隋唐以後,始棄此四字,鑿鑿然說為邛都或邛山之竹。扶老、靈壽等杖名亦混攪不清,全失「省藤」形義矣。

  唐顏師古《漢書》注引「臣瓚曰」較《史記集解》引「邛山名」下,多「生此竹」三字;「高節」下刪「實中」二字。足知其時皆以中空之真竹類如鼓錘竹、金竹、及其他畸形竹杖,說為邛竹。師古自注云:「邛竹杖,人皆識之,無假多釋。而蘇林乃言「節間合而體離」,誤後學矣。」蘇林,魏黃初時陳留人,不識邛竹杖,謬以所見畸形竹杖擬之。顏氏斥之,是矣。而其自所說「人皆識之」之「邛竹杖」,則亦非矣。顏氏雖不述其形狀,有張守節引語可推。張亦唐人也,其《史記正義》云:「邛都邛山出此竹,因名邛竹。」正與顏注同用瓚說。而「高節」下有「實中,或奇生,可為杖」,衍五字。蓋唐時已有人取邛來山之白甲竹,(與金竹同類)連其地下莖,即李珩所謂「如狗腳狀」之部,雕飾為靈壽杖之狀,冒為《漢書》之邛竹杖,行銷于關中與中原。此種杖,近年邛來縣人尚有制造出售者。白甲竹質勁而薄,不耐磨損,家居老婦宜用為杖;行旅,則用數日即破損,決非張騫所見甚明。大抵唐宋元明人皆以金竹或鶴膝竹之碩壯者連頭帶根截雕成動物形之竹杖為邛竹杖。不復知有省藤杖。亦有用竹者。棕竹引種入內地最晚,亦棕櫚科植物,適為杖用。中實而節殊短促。張守節晚唐人,似曾見棕竹杖,冒為邛竹,故于引瓚說加「實中」字。又似兼重蘇林說,故加「奇生」字。微異顏注。要皆以內地之竹類說「邛竹」,無能涉想至省藤者。

  至於唐宋以來方志書,則無不妄謂邛竹杖為蜀地邛崍山所產,即張騫大夏所見者。不勝引駁,亦不值引駁。一言以蔽之,臨邛至邛都間,決不能生產高節實中之山行杖材。我既經踏勘,固未曾有;衡之物理,更不能有;參詳史文,自亦不得如此。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 返回上页  
 
 
网站首页 | 关于登陆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十环网 www.10huan.com   guji.10huan.com 古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