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招标 | 采购 | 新闻 | 价格 | 产品 | 名录 | 黄页 | 知识 | 标准 | 报告 | 知识 | 古籍 | 图库 | 视频 | 排行榜 | 展会 | 资料 | 工具 | 十环 | 绿色建材 | 投稿

知识 标准 价格 招标 资讯 社区 图库 黄页 供求 产品 古籍 报告 证书

中国古籍大全 | 经文库 | 史记库 | 子集库 | 文学集 | 全唐诗 | 专题库 |

您的位置首页-> 中国古籍大全-> 中国古籍 .................绿色环保联盟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洛阳伽蓝记》 - 返回上页
洛陽伽藍記序 《洛阳伽蓝记》
 作者:杨铉之撰 韩结根注
字体大小:
  漢魏叢書本題作「伽藍記序例」。唐晏鉤沈本作「原序」。

  魏撫軍府司馬楊衒之撰

  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魏上有後字。吳若準集證本撰作譔,同。三墳五典〔一〕之說,九流〔二〕百代(氏)各本皆作代。歷代三寶記九、大唐內典錄四、續高僧傳一引作氏。按上句「三墳五典」為一義,此句當亦相似。百代與九流義不相侔,必誤。蓋北朝及唐人書氏字常作氏,形與代極似,遂以致誤。本書卷一景林寺下「學極六經,說通百氏」,與此句法相同。可證。百氏猶百家。梅鼎祚釋文紀以為三寶記字誤,傎矣。今據以正。之言,並理在人區,吳集證本人作寰。按人區句係據後漢書西域傳,見注,集證本疑非。而義兼三寶記兼作無。內典錄、續僧傳作非。天外〔三〕。吳集證本外作下,非。至於一乘〔四〕二諦〔五〕之原,三明〔六〕六通〔七〕三寶記、內典錄、續僧傳皆作「六通三達」。三達與三明義相同。之旨,西域備詳,東土靡記。自頂(項)日各本皆作頂。內典錄、續僧傳作項。按本書四白馬寺下記此事作「項背日月光」,詳見注。楊氏一人所言,不應彼此歧異。水經穀水注亦作「項佩白光」,則此句當以作項為是,今正。三寶記作頃,亦項字之訛。感夢,滿月流光〔八〕,陽門飾豪。吳琯本、漢魏本作毫,三寶記、內典錄、續僧傳同。按豪毫古通。眉之像,夜臺圖紺髮之形〔九〕。爾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爾作邇,同。來奔競,其風遂廣〔一0〕。至晉永嘉〔一一〕唯有寺四十二所〔一二〕。逮皇魏受圖〔一三〕,光宅嵩洛〔一四〕,篤信彌繁,法教逾盛。王侯貴臣,棄象馬〔一五〕如脫屣,漢魏本屣作履。庶士豪家,捨資財若遺跡。於是昭提〔一六〕各本昭作招。按昭與招音同,說見注。櫛比。內典錄比作批,非。寶塔駢羅,爭寫天上之姿〔一七〕,競摸吳琯本、漢魏本、吳集證本作模。三寶記作摹。山中之影〔一八〕。金剎〔一九〕與靈臺〔二0〕三寶記作雲臺。按雲臺謂陵雲臺,見本書一瑤光寺下,亦通。比高,廣殿共阿房〔二一〕等壯。豈直木衣綈繡,土被朱紫〔二二〕而已哉!暨永熙〔二三〕多難,皇輿遷鄴〔二四〕,諸寺僧尼,亦與時徙〔二五〕。至武定〔二六〕五年,歲在丁卯,各本皆同。三寶記作武定元年中,無歲在丁卯四字。按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歷代三寶記篇云:「楊衒之自序見三寶記九,與今本異同數十字,皆比今本為長。其最關史實者,為今本武定五年,歲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覽洛陽句。三寶記作武定元年中,無歲在丁卯四字,諸家皆未校出。據藏本,則此四字當為後人所加。」陳先生雖未明言五年與元年為孰是,揆其意似以三寶記為然。攷楊氏寫此記,即因行役洛陽而感作。寫成時期當距此極近。今按本書三報德寺下記武定四年,高歡遷石經於鄴,本書四永明寺下記武定五年,孟仲暉為洛州開府長史。若依三寶記作元年,則作記之時,相距似覺過遠。且武定元年,高歡與宇文泰戰于邙山,洛州復入于東魏。以事理論之,此際兵馬倉卒,恐亦非衒之重遊洛陽之時。故仍以從今本作五年為是。余因行役,重覽洛陽。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二七〕,真意堂本、照曠閣本丘作邱,漢魏本作坵,同。墻被蒿艾,巷羅荊棘。自城郭崩毀句下至此,三寶記作「墻宇傾毀,荊棘成林」。與今本不同。野獸穴於荒階,山鳥巢於庭樹。遊兒牧豎,躑躅於九逵〔二八〕;農夫耕稼(老),各本皆作稼。三寶記作老。按農夫耕老正與上句「遊兒牧豎」為對文。若作耕稼,與下句藝黍義嫌重複,故作老為是。藝黍於雙●(闕)〔二九〕。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吳集證本作闕。按字書無●字。蓋闕字或書作●,因以致誤。當據正。麥秀之感,非獨殷墟〔三0〕,黍離之悲,信哉周室〔三一〕。京城表裏三寶記作內外。凡有一千餘寺〔三二〕,今日寮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吳集證本作寥。三寶記亦作寥。按寮與寥同,廣雅釋詁:「寮,空也。」廓,鍾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吳集證本皆作鐘。按鍾與鐘古字通。聲罕聞。恐後世無傳,故撰斯記。然寺數最三寶記作眾。多,不可遍寫,今之所錄,上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吳集證本上作止。三寶記亦作止。大伽藍〔三三〕。其中小者,取其詳世諦事,三寶記作「詳異世,諦俗事」。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詳下有異字。因而出之。先以城內為始,次及城外,表列門名,以遠近為五篇。余才非著三寶記著作注。述,多有遺漏。後之君子,詳其闕焉。

  大和十七年,《後魏》按後魏之號,乃後人稱拓跋氏魏以別於三國之魏。衒之魏臣,斷無自稱後魏之理。此殆後人旁注誤入正文。二字當衍。高祖遷都洛陽,詔司空公穆亮營造宮室〔三四〕。洛陽城門,依魏、晉舊名。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舊下有門字。

  東面有三門。北頭第一門吳琯本、漢魏本無門字。曰「建春門」〔三五〕,漢曰「上東門」。阮籍詩曰:「步出上東門」〔三六〕是也。魏、晉曰「建春門」,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東陽門」,漢曰「東中(中東)門」〔三七〕,吳集證云:「水經注曰:東陽門,故中東門也。此二字倒。御覽作中東門是也。」按元河南志亦作中東門,當是。詳見注,今正。魏、晉曰「東陽門」,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青陽門」,吳集證云:「按水經注:陽渠水於城東隅枝分,北逕清陽門,故清明門也。則凡青陽、青明之青字,皆當作清字。各本俱脫書水旁。惟何氏本(按即漢魏叢書本)於城內修梵寺作清陽門,不誤。」按水經穀水注朱謀瑋本作清陽門,吳氏當即據之。但趙一清與戴震校本皆改作青陽門。攷青陽門在東面,自取爾雅釋天「春為青陽」之義,則作青者實不誤。吳說殆非。又清明門,如隱堂本、綠君亭本、真意堂本皆作清,與穀水經注同,吳說亦誤。漢曰「望京門」〔三八〕,元河南志作望門,見注。魏、晉曰「清吳集證本清作青。明門」,高祖改為「青漢魏本、張合校本作清。陽門」。

  南面有三(四)吳琯本、漢魏本作四。張合校本亦作四。按四字為是,說詳下文。門。東頭第一〔門〕吳集證本一下有門字。按以東西兩面門文例之,此當有門字。今據補。曰「開陽門」。初,漢光武遷都洛陽,作此門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來在樓上。後瑯琊郡開陽縣言南門一柱飛去,使來視之,則是也。遂吳琯本、漢魏本遂作因。以「開陽」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陽下有縣字。按以文義言之,不當有縣字。為名〔三九〕。自魏及晉,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門」,漢曰「平門」〔四0〕,魏晉曰「平昌門」,高祖因而不改。次西曰「宣陽門」〔四一〕,漢曰「津門」,綠君亭本注云:「一本多一陽字。」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津下有陽字。按此文多有脫誤,說詳下。魏、晉曰「津緣君亭本注云:「一作宣。」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作宣。陽門」,高祖因而不改。唐晏鉤沈云:「水經注:穀水又南東屈,逕津陽門南。又東逕宣陽門南。又東逕平昌門南。又東逕開陽門南。是魏時洛陽南面有四門。而考之晉書地理志,亦云有四門。但西頭作建陽門,疑為津字之誤。然為四門則無異詞。此云三門,當存疑。」張合校云:「案水經穀水注穀水云云(按與唐氏引相同,今略)。是魏時南面四門,了無疑義。又案晉書地理志亦云南有四門。又案太平寰宇記南面凡三門。開陽門在巳上。次西,漢有小苑門,在午上,晉改曰宣陽門。引述征記曰:謻門即宣陽門也。引華延雋洛陽記曰:即漢之宮門。次西,漢曰津門,在未上。是宣陽門漢名小苑門,不名津陽。而津門漢又另是一門,非即宣陽門也。依此文則南面三門,平昌居中,東為開陽,西為宣陽。然宣陽實在午上,為中門。則洛陽南面巳上一門,巳午之間一門,午上一間。未上無門,亦不可通。是知此條中有闕文。宣陽、津陽本係兩門,一在午上,一在未上,因中有奪誤,遂連為一。各本見下文三門,因而據改首句四字為三字。漢魏仍為四字,雖非善本,亦可貴矣。」按元魏遷都洛陽,除西北隅新闢承明一門外,餘門悉仍其舊。漢、晉洛陽城為十二門,後魏時則為十三門。元河南志:「後魏京城,門十二。」其下列舉各門仍為十三,是二字當為三字之誤。又河南志及漢晉四朝洛陽宮城圖(繆荃孫附印在元河南志首),南面有四門。東首開陽門,漢同。次西平昌門,漢為平城門。次西宣陽門,漢同。次西津陽門,漢同。志、圖所記後魏城闕,都本伽藍記。據此觀之,則當時所見本,南面自有四門,而宣陽、津陽別為二門,與穀水注相同,可以無疑。又按本文「魏、晉曰津陽門,高祖因而不改」。即謂仍津陽舊名。顯與上文宣陽門不相涉,下有脫文,其誤猶可揣知。漢魏本改津陽為宣陽,遂使原跡泯沒,益滋迷惑。吳氏集證反謂作宣為是,不知宣陽、津陽同見於本書卷三城南各條下,津陽字固不誤,吳氏亦失之毫睫。細審此文,「次西曰宣陽門」句下,當脫「漢曰宣陽門魏晉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津陽門」,二十一字。

  西面有四門。南頭第一門曰「西明門」,漢曰「廣陽門」。魏、晉因而不改,高祖改為「西明門」〔四二〕。張合校云:「太平寰宇記作晉改曰西明門。」次北曰「西陽門」,漢曰「雍門」。魏晉曰「西明門」〔四三〕,高祖改為「西陽門」。次北曰「閶闔門」,漢曰「上西門」,〔上〕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有上字。按元河南志亦有上字,見注,此當有。有銅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四四〕。魏、晉曰「閶闔門」,高祖因而不改。次北曰「承明門」。承明者,高祖所立,當吳琯本、漢魏本無當字。金墉城〔四五〕前東西大道。遷京之始,宮闕未就,高祖住在金墉城。城西有王南寺,高祖數詣寺吳集證本無寺字。沙門論議〔四六〕,吳琯本、漢魏本作義。故通此門,而未有名,世人謂之新門。時王公卿士常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作當。迎駕於新門。高祖謂御史中尉李彪〔四七〕曰:「曹植詩云:謁帝承明廬〔四八〕。此門宜以承明為稱。」遂名之。

  北面吳琯本、漢魏本無面字。有二門。西頭曰「大夏門」,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夏門」〔四九〕。嘗吳琯本、漢魏本作帝。真意堂本嘗上有帝字。造三層樓,去地二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無二字。十丈。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此下又有「高祖世宗造三層樓去地二十丈」十三字。吳集證云:「李善文選注引陸機洛陽記曰:大夏門,魏明帝所造,有三層,高百尺。又水經注:穀水又東歷大夏門下,故夏門也。陸機與弟書云:門有三層,高百尺,魏明帝造。據此,則嘗字當從何本作帝,其上脫去魏明二字。二字當從何本衍。」唐鉤沈本即據此作「魏明帝造三層樓,去地十丈。高祖、世宗造三層樓,去地二十丈」。按元河南志三大夏門下云:「宣武造三層樓,去地二十丈。洛陽城門樓皆兩重,去地百尺,唯大夏門甍棟峻麗。」此文即本伽藍記。則楊氏所稱大夏門樓,為後魏宣武帝新造,非指魏明帝所造言也。吳氏說不可從。嘗字上疑脫世宗(即宣武帝之廟號)二字。吳琯、漢魏等本文嫌重複,疑原是別本異文之注,誤併入正文。洛陽城門樓皆兩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門甍棟干雲。東頭曰「廣莫門」,漢曰「穀門」,魏、晉曰「廣莫門」〔五0〕,高祖因而不改。〔自〕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有自字,義長,今據補。廣莫門以西,至於大夏門,宮觀相連,被諸城上也。

  一張合校云:「照曠無一字。」按照曠閣本此句亦別起行,門字在第二字,第一字空格,津逮祕書本與之同,但綠君亭初印本(津逮即用綠君亭板)一字尚有,則當因版壞所致,非原本缺也。門有三道,所謂九軌〔五一〕。綠君亭本注云:「一作九逵。」吳琯本、漢魏本、真意堂本作九逵。

  註釋

  〔一〕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注:「皆古書名。」孔穎達疏:「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鄭玄云: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是也。」

  〔二〕九流是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陰陽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農家者流,見漢書藝文志。

  〔三〕後漢書一百十八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絕人區;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此二語即據之。

  〔四〕佛教術語。譬喻佛法如車乘,能運載眾生到達涅槃岸。法華經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廣弘明集二十三僧肇鳩摩羅什法師誄:「二想之玄既明,一乘之奧亦顯。」

  〔五〕亦佛教術語。諦即是實義。翻譯名義集七統論二諦篇:「中觀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良以佛之說法,語不徒然。凡所立言,咸詮實理。故聞法者悉有所證,以依二諦,為機說故。」

  〔六〕三明是過去宿命明、未來天眼明、現在漏盡明。肇論五涅槃無名論:「三明鏡於內,神光照於外。」亦稱三達。廣弘明集十五支遁阿彌陀佛讚:「恬智交泯,三達玄夷。」

  〔七〕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肇論五涅槃無名論:「騁六通之神驥,乘五衍之安車。」

  〔八〕牟子理惑論:「昔孝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前殿,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使者……十二人於大月支寫佛經四十二章。」此事亦見本書四白馬寺條下,開始二句作「帝●金人,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袁宏後漢記十亦作「帝夢見金人長大,項有日月光。」此將「項背日月光明」一語演成二句,是駢文體格。又按溫子昇大覺寺碑(藝文類聚七十七)云:「顏如滿月。」則滿月亦可作佛面解。

  〔九〕牟子理惑論:「(漢明帝)於南宮清涼臺及開陽城門上作佛像。明帝存時,預修造壽陵,陵曰顯節,亦於其上作佛圖像。」上句陽門指開陽門。下句夜臺指顯節陵,帝王墓稱陵。墳墓一閉,永不見明,故名夜臺。陸機挽歌詩:「送子長夜臺。」所以比稱壽陵。豪眉和紺髮是形容佛像容儀。詩豳風七月:「以介眉壽。」毛傳:「眉壽,豪眉也。」孔疏:「人年老者必有毫毛秀出者,故知眉謂豪眉也。」紺髮是謂佛髮作紺琉璃色。廣弘明集十三釋法琳辨正論:「如來身長丈六,方正不傾。圓光七尺,照諸幽冥。頂有肉髮,其髮紺青。」

  〔一0〕後魏自文成帝(拓跋濬)復興佛法之後,上下奉信,風氣為變。從神龜元年(五一八)元澄奏議中,即可覘當時情形之一斑,作本文之旁證。今節錄在下。魏書一百十四釋老志:「神龜元年,司空公尚書令任城王澄奏曰:惟高祖定鼎嵩、瀍,卜世悠遠。……故都城制云:城內唯擬一永寧寺。城郭內唯擬尼寺一所,餘悉城郭之外。……逮景明之初,微有犯禁。故世宗仰修先志,爰發明旨:城內不造立浮圖僧尼寺舍。……但俗眩虛聲,僧貪厚潤,雖有顯禁,猶自冒營。至正始三年(五0六),沙門統惠深有違景明之禁。便云:營就之寺,不忍移毀。求自今已後,更不聽立。先旨含寬,抑典從請,前班之詔,仍卷不行。後來私謁,彌以奔競。……爾來十年,私營轉盛。……比日私造,動盈百數。或乘請公地,輒樹私福。或啟得造寺,限外廣制。……自遷都已來,年踰二紀,寺奪民居,三分且一。……今之僧寺,無處不有。或比滿城邑之中。或連溢屠沽之肆。或三五少僧,共為一寺。梵唱屠音,連簷接響。像塔纏於腥臊,性靈沒於嗜慾。真偽混居,往來紛雜。……非但京邑如此,天下州鎮僧寺亦然。侵奪細民,廣佔田宅。(下略)」

  〔一一〕西晉懷帝(司馬熾)年號(三0七——三一三)。

  〔一二〕魏書釋老志:「晉世洛中佛圖有四十二所矣。」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頁一六九)云:「今日可考者,西晉時亦有十數:白馬寺、祐錄八正記法華經後記東牛寺、同上菩薩寺、洛城西,見祐錄七道行經記。石塔寺、伽藍記光寶寺條愍懷太子浮圖、水經穀水注滿水寺、名僧傳抄磐山寺、去都百餘里,見僧傳十大市寺、僧傳十宮城西法始立寺、比丘尼傳竺淨檢尼傳竹林寺同上」按本書卷二建陽里條有「太康寺」,亦西晉時寺,為湯氏所遺,可據補。

  〔一三〕藝文類聚十一引尚書中候:「伯禹曰:臣觀河伯,面長,人首魚身,出水曰:吾河精也。授臣河圖。」受圖義即受命。

  〔一四〕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文選六左思魏都賦:「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光宅即光大所居。嵩即嵩山,在洛陽東南。洛即洛水,在洛陽南。嵩洛意即是洛陽。

  〔一五〕維摩詰經佛道品:「奴婢童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象馬與奴僕對舉,以指財富。此文象馬義同。庾信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加以象馬無,衣裘是捨。」倪璠注引報恩經云:「如來為一切父母故,當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寶、輦轝、車乘、衣服、飯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

  〔一六〕昭提即招提,梵名Caturde●a。玄應音義十六:「招提,譯云四方也。……正言拓鬥提奢,此云四方。譯人去鬥去奢,招經誤作招,以拓招相似,遂有斯誤也。」按拓提作招提,習訛已久,昭又招之同音通借。翻譯名義集七:「後魏太武始光元年,造伽藍,創立招提之名。」

  〔一七〕本書五凝圓寺條下佛遣羅羅變形為佛,從空而見真容,于闐王即置立寺舍,畫作羅羅像事,疑即指此。

  〔一八〕廣弘明集十五謝靈運佛影銘序:「法顯道人,至自祇洹,具說佛影,偏為靈奇。幽巖嵌壁,若有存形。容儀端莊,相好具足。……廬山法師聞風而悅。於是……摹擬遺量,寄託青彩。」詳見本書五凝圓寺下宋雲求法條那迦羅阿國佛影注。

  〔一九〕剎,梵音剎摩,又音掣多羅。翻譯名義集七:「此云土田。……又復伽藍號梵剎者,輔行云:西域以柱表剎,示所居處也。……金剎,如法苑云:阿育王取金華金幡懸諸剎上,塔寺低昂。」

  〔二0〕靈臺在洛陽城南秦太師公寺東,見本書三大統寺條。水經穀水注:「穀水又逕靈臺北,望雲物也。漢光武所築,高六丈,方二十步。」

  〔二一〕阿房,秦宮殿名。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房字古讀作旁。

  〔二二〕文選三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薛綜注:「言皆綵畫如錦繡之文章也。」李善注:「說文云:綈,厚繒也。朱紫,二色也。」

  〔二三〕後魏孝武帝(元修)第二年號(五三二——五三四)。

  〔二四〕資治通鑑一百五十六梁武帝大通六年(五三四。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孝武)帝西奔長安。……(高)歡入洛陽。……遂立清河王世子善見為帝。……丞相歡以洛陽西逼西魏,南近梁境,乃議遷鄴。書下,三日即行。……東魏主發洛陽四十萬戶,狼狽就道。」

  〔二五〕魏書一百十四釋老志:「元象元年(五三八)秋,詔曰:梵境幽玄,義歸清曠;伽藍淨土,理絕囂塵。前朝城內先有禁斷。自聿來遷鄴,率由舊章。而百辟士民,屆都之始,城外新城,並皆給宅;舊城中蹔時普借,更擬後須,非為永久。如間諸人多以二處得地,或捨舊城所借之宅,擅立為寺。知非己有,假此一名。終恐因習滋甚,有虧恒式,宜付有司精加隱括。」是西魏遷鄴之後,立寺之風猶是盛行。

  〔二六〕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第四年號(五四三——五四九)。

  〔二七〕按資治通鑑一百五十八梁武帝大同四年(五三八。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東魏侯景、高敖曹等圍魏獨孤信于金墉。……景悉燒洛陽內外官寺,民居存者什二三。」楊衒之重覽洛陽時,正值經此戰役之後不久,故所見景象如此。廟塔皆指塔。塔,梵名窣堵坡,或作塔婆,簡稱為塔。廟為塔婆之義譯,見玄應音義六。

  〔二八〕爾雅釋宮:「九達謂之逵。」郭璞注:「四道交出,復有旁通。」

  〔二九〕太平寰宇記三西京洛陽縣:「晉書……又云:洛陽十二門,皆有雙闕石橋,橋跨陽渠水。」此指城門雙闕。水經穀水注:「今閶闔門外夾建巨闕,以應天宿。雖不如禮,猶象而魏之,上加復思(復思即是屏)以易觀矣。」此指宮門外雙闕。二義俱可通。但以指閶闔門闕言,更為沈痛而切近。

  〔三0〕史記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過殷故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

  〔三一〕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三二〕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頁五一二)據魏書釋老志製有北魏寺僧數目表,今錄後以供參考。

  表(略)

  〔三三〕亦名僧伽藍。翻譯名義集七:「僧伽藍譯為眾園。僧史略云:為眾人園圃。園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則生殖道芽聖果也。」僧眾所住園為伽藍,故以稱僧寺。

  〔三四〕按魏書七高祖紀:太和十七年(四九三)九月「庚午,幸洛陽,巡故宮基址。帝顧謂侍臣曰:晉德不修,早傾宗祀,荒毀至此,用傷朕懷!遂詠黍離之詩,為之流涕。」丁丑「仍定遷都之計。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詔徵司空穆亮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爵經始洛京。」十九年(四九五)「九月庚午,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是營宮室在十七年,遷都在十九年。此文蓋言定遷都之計,非謂十七年遷洛京也。穆亮字幼輔,代人,魏書二十七有傳。

  〔三五〕水經穀水注:「穀水又東屈南逕建春門石橋下,即上東門也。……一曰上升門。晉曰建陽(案陽字當作春,晉書地理志及伽藍記皆作春)門。」文選五十七宋孝武宣貴妃誄注引河南郡境界簿:「洛陽縣東城第一建春門。」

  〔三六〕阮詩見文選二十三詠懷。李善注引河南郡圖經:「東有三門。最北頭曰上東門。」又古詩十九首亦有「驅車上東門」語。

  〔三七〕元河南志二後漢城闕宮殿古蹟:「東面三門。……中曰中東門。」

  〔三八〕水經穀水注:「穀水于城東南隅枝分,北注逕青陽門東,故清明門也。亦曰稅門,亦曰芒門。」元河南志二後漢城闕宮殿古蹟:「東面三門。南曰旄門,一作宣平門,又曰望門。」與此略有不同。

  〔三九〕應劭漢官儀:「開陽門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來止樓上。琅邪開陽縣上言:縣南城門一柱飛去。光武皇帝使來識視之,良是。遂堅縛之,因刻記其年月以名門焉。」(此條各書援引頗多,文互有詳略,今依據平津館輯校本)本文即據之。

  〔四0〕水經穀水注:「穀水又東逕平昌門南,故平門也。」元河南志二後漢城闕宮殿古蹟:「南面四門。正南曰平門,一作平城門。古今注曰:建武十三年開。」

  〔四一〕水經穀水注:「穀水又東逕宣陽門南,故苑門也,皇都遷洛,移置于此。對閶闔門,南直洛水浮桁。……門左即洛陽池處也。池東舊平城門所在矣。今塞。」

  〔四二〕水經穀水注:「穀水又南逕西明門,故廣陽門也。」

  〔四三〕前書:「穀水自閶闔門……南出逕西陽門,舊漢氏之西明門也。亦曰雍門矣。舊門在南,太和中以故門邪出,故徙是門。東對東陽門。」

  〔四四〕書堯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璇璣玉衡解各有不同,此指觀測天象之儀器。七政是日月五星。元河南志二:「北曰上西門。應劭漢官儀曰:上西所以不純白者,漢家厄於戌,故以丹飾之。門上有銅璇璣玉衡。」朱文鑫天文考古錄(頁一一八)云:「堯立渾儀,舜察璿璣,儀象之設,其來遠矣。漢武帝時,洛下閎營渾儀。章帝時,賈逵造銅儀。順帝時,張衡製渾象,以漏水轉之。璇璣所加,某星始見,某星方中,某星已沒,皆如合符。……宋以銅製,梁以木製,魏以鐵製。南北兩朝之器,勝於魏晉。」

  〔四五〕金墉城見本書一瑤光寺條下。水經穀水注:「魏明帝于洛陽城西北角築之,謂之金墉城。」魏書七高祖紀:大和十九年八月「金墉宮成。甲子,引群臣歷宴殿堂。」

  〔四六〕按魏書一百十四釋老志云:「高祖時沙門道順、慧覺、僧意、慧紀、僧範、道弁、惠度、智誕、僧顯、僧義、僧利,並以義行知重。」又四十五韋纘傳云:「高祖每與名德沙門談論往復,纘掌綴錄,無所遺漏。」又同卷裴宣傳云:「高祖曾集沙門講佛,因命宣論難,甚有理詣,高祖稱善。」廣弘明集二十四有魏孝文帝聽諸法師一月三入殿詔。是拓跋宏善談佛義,對於僧徒極優禮,與此可以互證。

  〔四七〕李彪字道固,頓丘衛國人。魏書六十二有傳。

  〔四八〕曹詩見文選二十四贈白馬王彪。李善注引陸機洛陽記:「承明門後宮出入之門。吾常怪謁帝承明廬,問張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會皆由承明門。」按陸機所說承明門,乃是曹魏時宮門,與孝文帝新立之門不同。

  〔四九〕太平寰宇記三西京洛陽縣:「北面有二門。其西,漢曰夏門。晉改為大夏門,正在亥上。魏略曰:董卓燒南北二宮。魏武帝更為夏門內立北宮。至明帝,又造三層樓,高十丈。」

  〔五0〕水經穀水注:「穀水又東逕廣莫門北,漢之穀門也。北對芒阜,連領脩。」

  〔五一〕太平御覽一百九十五引陸機洛陽記:「宮門及城中大道皆分作三。中央御道,兩邊築土墻,高四尺餘,外分之。唯公卿尚書章服道從中道,凡人皆從左右,左入右出。夾道種榆槐樹。此三道四通五達也。」(張氏合校據寰宇記引洛陽記,文較略。)
 位置:中国古籍大全 - 《洛阳伽蓝记》 - 返回上页  
 
 
网站首页 | 关于登陆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十环网 www.10huan.com   guji.10huan.com 古籍网